揚刺 2015年05月29日修訂版

BY fengchuile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揚刺爲古刺法名。十二刺之一。《黃帝內經靈樞·官針》:“揚刺者,正內一,傍內四,而浮之,以治寒氣之博大者也。”指正中刺一針,旁邊刺四針而淺,可治療寒氣稽留面積廣大而淺的病症。近代所用的梅花針,即衍生於這種多針淺刺法。[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24.

揚刺又稱陽刺[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88. ,爲古刺法名,十二刺之一。《黃帝內經靈樞·官針》:“揚刺者,正內一,傍內四,而浮之,以治寒氣之博大者也。”指治療痹證寒邪稽留範圍較大的針刺方法。其法正中刺一針,四傍各刺一針,均淺刺,以揚散浮淺之邪,故名揚刺。與齊刺同屬多針同刺法。近代所用的梅花針,即衍生於這種多針淺刺法。

方法:在穴位正中先刺一針,然後在上下左右各淺刺一針,刺的部位較爲分散,故稱揚刺。

說明:《黃帝內經太素》“揚刺”作“陽刺”,與陰刺對舉。本法適用於寒氣淺而面積較大的痹症。近代梅花針叩刺法即由揚刺法而來。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