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血腫

關聯數據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血腫

血腫爲病證名。指水腫以血瘀爲主者。《丹溪心法·水腫》:“其皮間有紅縷赤痕者,此血腫也。”此病證多因瘀血留滯,血化爲水所致。主要表現爲四肢浮腫,皮肉間有紅絲血痕,或婦女經水先斷,後見水腫,少腹脹痛拒按,小便清長等。治療宜活血祛瘀,用續斷飲、桃紅四物湯、代抵當湯、小調經散等方。四肢腫甚,則兼治水,五皮飲加當歸、白芍、蒲黃、丹皮、桃仁,或用乾漆、雄黃,醋丸,麥芽湯下。參見水腫:水腫爲病名。古代稱水、水氣,水病、水脹。出《黃帝內經素問·水熱穴論》。指體內水溼停留,面目、四肢、胸腹甚至全身浮腫的疾患。《黃帝內經靈樞·水脹》:“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腫,如新臥起之狀,其頸脈動,時咳,陰股間寒,足脛腫,腹乃大,其水已成矣。”本病的分類,《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病有風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黃汗。”亦有以五臟而分,如心水、肺水、肝水、脾水、腎水等。後世又分爲陽水、陰水兩類。《丹溪心法·水腫》:“陽病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