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小兒腫病相關的文獻報道

相關文獻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小兒腫病

小兒腫病爲病證名,見《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即小兒浮腫。是指體內水液瀦留,泛溢皮膚,引起頭面目窠、四肢腹部以及全身浮腫的病證。《儒門事親》:“小兒通身浮腫,是水氣腫也。”臨牀多見於急慢性腎炎,腎病綜合症。《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小兒腫病有二:一者氣腫,因脾胃虛而氣攻腹,腹脹誤行轉藥下之,致虛氣上附於肺,行於四肢面目而作腫也。……二者水腫,因上焦煩渴,飲水無度,脾胃虛而不能約制其水,腎反乘脾,土隨水行,上附於肺,肺主皮膚,脾主四肢,故水流走於四肢皮膚而作腫也。”可見浮腫的病變,主要在於肺、脾、腎三髒功能失調,從而導致氣化失宣,水液瀦留,因以爲腫。《證治準繩》指出腫病的機制是“腎爲本而肺爲標,皆至陰以積水。其爲病也,腎者胃之關鍵,關鍵不利,機不轉樞,水乃不行,滲於脈絡皮膚而爲浮腫。”因此浮腫有其標在肺,其制在脾,其本在腎的說法。治則:《金匱要略方論》載“腰以下腫當利小便,腰以上腫當發汗。”臨牀常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