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散 2009年12月10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明·方賢着《奇效良方》:天麻散

處方

天麻、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槐實子(炒)、羌活、防風(去叉)、蔓荊子、白蘚皮、晚蠶沙(炒)、枳殼(麩炒)、威靈仙(去苗土)、甘草(炙),各一兩。

炮製

上爲細末。

功能主治

治體虛腠理開,爲風邪所中,遍身淫濯如錐刺。

用法用量

每服二錢匕,溫酒調下,不拘時服。

摘錄

明·方賢着《奇效良方》

《太平聖惠方》卷十:天麻散

處方

天麻 附子(炮裂,去皮、臍)川烏頭(炮裂,去皮、臍)幹蠍(微炒)石膏 白附子(炮裂)天南星(炮裂)各15克 雄黃7.5克(細研)麝香3克(細研)

製法

上藥搗細羅爲末。

功能主治

治傷寒中風,筋脈掏急。

用法用量

每服3克用生薑湯調下,日三四服。

摘錄

《太平聖惠方》卷十

《衛生寶鑑》卷十九:天麻散

處方

半夏21克 老生薑 白茯苓(去皮)白朮各9克 甘草(炙)9克 天麻7.5克

製法

上藥銼爲末,用水150毫升,瓷器內同煮水乾,焙爲末。

功能主治

熄風化痰。治小兒急慢驚風,大人中風涎盛,半身不遂,官語艱難,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

每服4.5寬,生薑、大棗湯調下,不拘時候;大人服9克。

摘錄

《衛生寶鑑》卷十九

《醫方類聚》卷二十四引《吳氏集驗方》

組成

川烏1兩(生),桂半兩(生,去粗皮),半夏半兩(生),天麻1分(生),天南星半兩(炒)。

主治

震風心邪。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酒1盞調下,1日3次,飢飽相夾服。

製備方法

上爲末。

用藥禁忌

忌豬肉、毒物。

《聖濟總錄》卷十八

組成

天麻半兩,防風(去叉)半兩,細辛(去苗葉)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藁本(去苗)半兩,烏蛇(酒炙,用肉)半兩,羌活(去蘆頭)半兩,芎半兩,菊花(未開者良)半兩,桂(去粗皮)半兩,麻黃(去根節,先煎,掠去沫,焙乾)半兩,乾薑(炮裂)半兩,獨活(去蘆頭)半兩,甘草(炙)半兩,阿膠(炙令燥)半兩,白鮮皮半兩。

主治

惡風。

用法用量

每日空服溫酒調服2錢匕,漸加至3錢匕,1日2次,春、夏煎當歸酒調下;秋、冬煎蒲黃酒調下。

製備方法

上爲散。

《醫方類聚》卷二一二引《王氏集驗方》

組成

天麻花細末(根莖亦可)。

主治

產前產後三十六種病。

用法用量

溫酒調下,食前。

《外科精義》卷下

組成

藜蘆5錢,天麻5錢,狼毒5錢,白芷5錢,(艹網)草5錢,釣苓根5錢,草烏頭5錢,貫仲5錢,細辛5錢,雄黃2錢,輕粉1錢。

主治

白禿疳瘡,及風毒疥癬。

用法用量

每用藥半兩,紙1重綿裹,油3兩,浸3日外,蘸指擦患處,如稍幹,添油1兩;添至3兩,換藥。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直指》卷二十四

組成

天麻3錢,川芎3錢,川升麻3錢,半夏(制)3錢,防風2錢,細辛2錢,羌活2錢,荊芥穗2錢,蟬殼(去嘴足)2錢,甘草(焙)2錢。

主治

風熱癮疹。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加生薑3片,井水煎服。

加減

挾寒者,加官桂;挾暑者,加柴胡、黃芩;挾溼者,加茯苓、蒼朮。

製備方法

上細銼。

《聖惠》卷二十一

組成

天麻半兩,膩粉半兩,幹蠍半兩(微炒),硇砂半兩,防風半兩(去蘆頭),細辛半兩,川烏頭半兩(生用,去皮臍),羌活半兩,蟬殼1分(微炒)。

主治

破傷風。牙關急硬,腰背強直,四肢拘急。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以豆淋酒調下,不拘時候。

製備方法

上爲細散。入膩粉,都研令勻。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