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菥蓂子相關的詞條

相關詞條

關於菥蓂子

出處《本經》拼音名XīMínɡZǐ來源爲十字花科植物菥蓂的種子。5~6月果實成熟時採取全株,打下種子,曬乾,揚淨。原形態植物形態詳"菥蓂"條。生境分佈我國大部分地區均產。性狀乾燥種子黑褐色,細小,長約1.5毫米,寬1~1.5毫米,表面有向心隆起的環紋,無毛。以籽粒飽滿、黑色、乾燥、無灰土雜質者爲佳。化學成份含黑芥子甙。又含脂肪油34%,揮發油0.836%,蔗糖1.8%,卵磷脂1.6%。性味辛,微溫。①《本經》:"味辛,微溫。"②《別錄》:"無毒。"功能主治治目赤腫痛流淚。①《本經》:"主明目,目痛淚出,除痹,補五臟,益精光。"②《別錄》:"療心腹腰痛。"③《藥性論》:"治肝家積聚,眼目赤腫。"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錢。外用:研末點眼。注意①《本草經集註》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