痧藥 2009年01月12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藥典標準

中藥名稱

痧藥

拼音名

Shayao

性狀

本品爲硃紅色光亮的水丸,除去外衣顯深黃色至黃棕色;氣香,味甘、 苦、麻舌。

鑑別

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糊化多糖類物的組織碎片遇碘液顯棕色或淡棕紫色。
  草酸鈣簇晶細小,直徑7~11μm,存在於薄壁細胞中,常數個排列成行。
  草酸鈣針晶細小,不規則地充塞於薄壁細胞中。
  草酸鈣簇晶大,直徑60~140μm。
  氣孔特異,保衛細胞側面觀似電話筒狀。
  纖維束周圍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
  無定形團塊淡黃棕色,埋有細小方形結晶。
  不規則碎塊金黃色或橙黃色,有光澤。
  不規則塊片淡棕色。

處方

丁香 21g 蒼朮 110g 天麻 126g 麻黃 126g大黃 210g 甘草 84g 冰片 0.5g 麝香 10.5g蟾酥 (制)63g 雄黃 126g 硃砂 126g

製法

以上十一味,除麝香、蟾酥、冰片外,雄黃、硃砂分別水飛或粉碎成極細粉;其餘丁香等六味粉碎成細粉;將麝香、蟾酥、冰片研細,與上述粉末(硃砂除外)配研,過篩,混勻,用水泛丸,低溫乾燥,硃砂包衣,打光,即得。

檢查

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Ⅰ A)。

功能與主治

祛暑解毒,闢穢開竅。
  用於夏令貪涼飲冷,猝然悶亂煩燥,腹痛吐瀉,牙關緊閉,四肢逆冷。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10~15丸,一日1 次,小兒酌減,或遵醫囑;外用研細吹鼻取嚏。

注意

按規定用量服用,不宜多服;孕婦禁用。

規格

每33丸重1g

貯藏

密封。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