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化物中毒 2009年01月20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疾病代碼

ICD:J68

疾病分類

呼吸內科

疾病概述

氰化物(cyanide)爲劇毒物,包括氰化氫、氰化鈉、氰化鉀、氰化銨和丙烯腈等。氰化氫和丙烯腈煙霧可通過皮膚和呼吸道快速吸收。常見的三大主症是神志喪失、代謝性酸中毒和心肺功能衰竭。接觸150mg/m3的氰化物氣體可產生頭痛、頭暈、心動過速、呼吸過速;高濃度 (>300mg/m3)產生嗜睡、癲癇發作和呼吸衰竭。吸入高濃度的氰化物氣體可在2~3min 內迅速死亡。

疾病描述

氰化物(cyanide)爲劇毒物,包括氰化氫、氰化鈉、氰化鉀、氰化銨和丙烯腈等。氰化氫和丙烯腈煙霧可通過皮膚和呼吸道快速吸收。氰化物阻滯三羧酸循環,使組織細胞的生物氧化作用不能正常進行,造成“細胞內窒息”,而血氧飽和度不受影響,仍呈鮮紅色。中樞神經系統首先受累,呼吸中樞麻痹常爲氰化物中毒的致死原因。

症狀體徵

氰化物中毒的體徵和症狀很多,常見的三大主症是神志喪失、代謝性酸中毒和心肺功能衰竭。接觸150mg/m3的氰化物氣體可產生頭痛、頭暈、心動過速、呼吸過速;高濃度 (>300mg/m3)產生嗜睡、癲癇發作和呼吸衰竭。吸入高濃度的氰化物氣體可在2~3min 內迅速死亡。尿崩症或類似於尿崩症的症狀體徵可能是缺氧性腦病的不良徵象。

疾病病因

氰化物種類很多,在化學反應過程中尤其高溫和酸性物質作用時,能放出氰化氫氣體。常見作業有電鍍業、金屬表面滲碳及攝影者、從礦石提煉貴金屬、化學工業製造者、樹脂等原料接觸者,均可發病。

病理生理

CN-+氧化型細胞色素氧化酶中Fe3+→失去傳遞電子功能→細胞窒息。此外,CN-可與含有巰基或硫的酶類作用使其失活。

診斷檢查

診斷:氰化物中毒的即刻診斷比較困難,必須根據接觸史、高AG 性代酸和頑固性低氧血癥綜合考慮。

實驗室檢查:動靜脈血氧分壓差縮小可作爲氰化物中毒的診斷線索之一。

其他輔助檢查:早期胸部X 線檢查,大致正常。

鑑別診斷

急性氰化物中毒應與其他窒息毒物如氮氣、硫化氫等急性中毒相鑑別。此外,還應與糖尿病昏迷、腦炎癲癇相鑑別。

治療方案

急性氰化物中毒搶救成功的關鍵是早期診斷、立即採用解毒藥治療和支持療法,包括特異的減毒治療(表1)和一般支持療法,如吸氧、必要時進行輔助通氣、維持血流動力學穩定。堅持現場搶救。聯合應用解毒藥物毒副作用較多,尤其是靜滴速度較快時,常見副作用包括低血壓、心動過速,以及正鐵血紅蛋白血癥。另一些解毒藥物亦可使用,如羥鈷胺,該藥與氰化物螯合成氰鈷銨 (維生素B12)從腎臟排出。鈷化合物(如鈷-EDTA)和其他含金化合物亦可有效地將氰排出體外。

併發症

併發肺水腫和呼吸衰竭。

預後及預防

預後:短時間內,如果高濃度吸入,可無任何先兆症狀,突然暈倒隨後心臟停搏而致“電擊樣”死亡。

預防: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普及防毒和急救知識。加強個人防護,處理事故和進入現場搶救時,應戴防毒面具。

流行病學

目前國內流行病學資料甚少。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