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消痔漏丸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nèi xiāo zhì lòu wán

2 不居集》下集卷十八

2.1 組成

魚膘4兩,黃蠟4兩,明礬2兩(研末),硃砂5錢(飛),珍珠5錢(研末),象牙5錢(研)。

2.2 主治

痔漏

2.3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酒送下。

2.4 製備方法

先將魚膘煮極爛,杵如膏,入蠟化盡,離火入礬,並硃砂、牙末,和勻爲丸,如梧桐子大。

3 醫學啓蒙》卷三

3.1 組成

黃連(酒炒)4兩,槐花(炒)4兩,冬青子(焙乾)4兩。

3.2 主治

痔漏

3.3 用法用量

每服100丸,空心酒送下。

3.4 製備方法

上爲末,入豬大腸內,扎兩頭,煮爛搗如泥,入後藥再搗成劑:明雄黃1兩,樸消1兩,白蠟1兩,青黛5錢;將白蠟溶化青黛合勻,取起冷定,再碾爲末,合藥搗勻,如硬,加醋糊成丸,如梧桐子大。

3.5 用藥禁忌

忌五葷、房事2個月。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