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耳眩暈灸治法

鍼灸學 中醫學 內耳眩暈灸治法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nèi ěr xuàn yūn jiǔ zhì fǎ

2 註解

內耳眩暈灸治法內耳眩暈治療方法之一。選百會,按艾炷着膚灸法操作。穴位取準後,用龍膽紫標記,並將穴位處頭髮從根部剪去,以利於施灸。施灸時,患者坐矮板凳,醫者坐患者正前方較高位置。所用艾炷視病情而定,大炷如黃豆,中炷如綠豆,小炷如麥粒。將艾炷直接放置於百會穴上,從炷頂點燃灼燒至無煙爲止。用厚紙片將艾炷壓熄,壓的力量從輕到重,患者有熱力從頭皮滲入腦內的舒服感覺。一般每次灸25~30壯即可。灸傷處一般不成膿,勿需處理,2~4周灸痂自行脫落[1]

3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17.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