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蟲丸 2009年12月11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中藥部頒標準

拼音名

Nangchong Wan

標準編號

WS3-B-0670-91

處方

茯苓 ? 500g 水蛭(燙) 87. 5g 雷丸 250g 大黃 125g 殭蠶(炒) 375g 桃仁 375g 黃連 125g 牡丹皮 250g 生川烏 30g 芫花(醋制) 30g 化橘紅 150g 五靈脂流浸膏 600g

製法

以上十三味,除五靈脂流浸膏、桃仁外,其餘大黃等十一味粉碎成細粉,將桃仁粉碎,與上述粉末配研,過篩,混勻。取粉末、五靈脂流浸膏及煉蜜製成大蜜丸(每 100g粉末加煉蜜90~ 95g ),即得。

性狀

本品爲棕褐色的大蜜丸;氣腥,味苦。

檢查

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 8頁)。

功能與主治

殺蟲解毒,活血化瘀,軟堅消囊,鎮靜止痛。用於人的豬囊蟲病,腦囊蟲及腦囊蟲引起的癲癇。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 1丸,一日 2~3 次。

注意

孕婦忌服,病情嚴重者可遵醫囑。

規格

每丸重 5g

貯藏

密封。

五靈脂流浸膏,取五靈脂,加50%乙醇浸漬,充分攪拌,密閉放置24小時,迴流提取三次,第一次 4小時,第二次 3小時,第三次 2小時,濾過,合併濾液,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30~1.35(20 ℃ )即得。

《古今名方》引吉林省特產研究所製藥廠方

方名

囊蟲丸

組成

茯苓5000g,水蛭875g,乾漆875g,雷丸2500g,丹皮2500g,黃連1250g,大黃1250g,炒殭蠶(或僵蛹)3750g,生桃仁3750g,川烏300g,醋芫花300g,橘紅1500g,五靈脂流浸膏6000g。

功效

活血化瘀,軟堅消囊,鎮驚止痛,殺蟲解毒。

主治

囊蟲病,腦囊蟲及由腦囊蟲引起的癲癇。

用法用量

每服1丸,每日2-3次。

製備方法

製成蜜丸,每丸重5g。

用藥禁忌

服藥期間不要飲酒或喫刺激性食物。孕婦忌用。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