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2015年03月27日修訂版

BY fengchuile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出自《傷寒論》,其組成爲麻黃9g、杏仁9g、炙甘草6g、生石膏18g,具有辛涼解表、清肺平喘之功效,主治外感風邪,肺熱咳喘證。症見身熱不解,咳逆氣急,甚則鼻翼煽動,口渴,有汗或無汗,舌苔薄白或黃,脈滑數。本方現代常用於治療感冒、急性支氣管炎、肺炎、麻疹合併肺炎等疾病,辨證屬於表邪未盡,邪熱壅肺者。[參考資料] 魏睦新,王剛. 方劑一本通[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別名

麻杏甘石湯(《張氏醫通》卷十六)。

處方

麻黃9克 杏仁9克(去皮、尖)甘草6克(炙)石膏18克(碎,綿襄)

麻黃9g、杏仁9g、炙甘草6g、生石膏18g[參考資料] 魏睦新,王剛. 方劑一本通[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功能主治

具有辛涼解表,清肺平喘。外感風邪,肺熱咳喘證。症見身熱不解,咳逆氣急,甚則鼻翼煽動,口渴,有汗或無汗,舌苔薄白或黃,脈滑數。[參考資料] 魏睦新,王剛. 方劑一本通[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現用於肺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麻疹、百日咳、慢性鼻竇炎等屬邪熱閉肺者。

用法用量

上四味,用水1.4升,煮麻黃,去上沫,納諸藥,煮取400毫升,去滓,溫服200毫升。

方解

本方主治之證爲外感風邪入裏化熱,熱邪壅肺,肺失宣降。治當清泄肺熱,宣降肺氣爲主。方中麻黃宣肺平喘,解表散邪;生石膏清泄肺胃,辛散解肌。二藥一以宣肺爲主,一以清肺爲主,俱能辛散透邪,生石膏倍麻黃,則麻黃宣肺平喘而不助熱,生石膏清解肺熱而不涼遏,共爲君藥。杏仁降肺氣而平咳喘,爲臣藥。炙甘草益氣和中,與生石膏配伍可生津止渴,與麻黃配伍能止咳平喘,又能調和諸藥,爲佐使藥。4藥相伍,共奏辛涼解表,清肺平喘之功。[參考資料] 魏睦新,王剛. 方劑一本通[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方中麻黃宣肺平喘爲君;石膏清泄肺熱爲臣;杏仁降氣止咳爲佐;甘草調和諸藥爲使。諸藥合用,可使肺氣得宣,肺熱得清,喘咳自止。

運用

1.本方是治療感受風邪化熱後,邪熱壅遏在肺臟,影響了肺的宣發和肅降功能,耗傷了津液,造成患者出現發熱(往往是高熱)、咳嗽氣急、口渴欲飲等症的一首常用方劑。當患者先有感冒,繼而出現了明顯的發熱、體溫升高、咳嗽氣粗似喘、口渴欲飲、脈數等症狀時,即可使用本方治療。另外,小兒麻疹出現了高熱、煩躁、呼吸氣粗似喘、脈數時,亦可用本方進行治療。[參考資料] 魏睦新,王剛. 方劑一本通[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2.加減法:若肺中熱甚,應加重生石膏的劑量,使生石膏與麻黃之比爲(3~5):1(原方爲2:1),並可酌加桑白皮、黃芩等清泄肺熱之品。表證明顯,發熱惡寒無汗,可加薄荷、桑葉、葛根等以加強辛散解表之力。咳痰黃稠,胸悶胸痛者,可加瓜蔞殼、浙貝母、膽南星、黃芩等以清熱化痰,寬胸利膈。[參考資料] 魏睦新,王剛. 方劑一本通[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3.本方現代常用於治療感冒、急性支氣管炎、肺炎、支氣管哮喘、麻疹合併肺炎、百日咳、慢性鼻竇炎等等辨證屬於表邪未盡,邪熱壅肺者。

4.使用注意[參考資料] 魏睦新,王剛. 方劑一本通[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1)由於生石膏藥性寒涼,容易損傷脾胃,故脾胃虛寒者,應限制其劑量。同時應避免空腹服用。

2)中病即止,不可過劑。

歌訣

麻杏甘草石膏湯,四藥組合有專長;肺熱壅盛氣喘急,辛涼疏泄此法良。[參考資料] 魏睦新,王剛. 方劑一本通[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摘錄

《傷寒論》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