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麻黃石膏湯

關聯數據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麻黃石膏湯

處方麻黃(去節)1兩,石膏(研)9錢,杏仁(去皮尖,研)4錢,前胡5錢,枳殼3錢,黃芩1兩。功能主治凡疹見標,腮紅隱隱不起,旋出旋沒,發熱煩渴,喘急神昏,不省人事,譫語發狂,身幹無汗,大便閉塞。用法用量大人作2帖,中人作3帖,小人作4帖,水煎,溫服。狂躁便結,齒板脣焦舌黑,加大黃3錢。摘錄《治疹全書》方名麻黃石膏湯組成麻黃(去根節)6兩,石膏8兩,甘草(炙)2兩,白朮3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枚。主治風水遍身腫,骨節疼痛,惡風腳弱,汗出不仁。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以水2盞,加生薑1棗大(拍碎)、大棗2枚(擘破),同煎至1盞,去滓溫服,每日3次。服訖復令汗出愈。製備方法上(口父)咀,如麻豆。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