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性循經病理反應

中醫病理反應 中醫學 經絡學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kě jiàn xìng xún jīng bìng lǐ fǎn yìng

2 註解

可見性循經病理反應皮膚改變爲主要形式的循經病理反應[1]。其中自發性的多爲穩定性病理改變,故稱“循經性皮膚病”;誘發性的多屬於一過性反應,故稱“可見性循經反應帶[1]。《黃帝內經靈樞·經脈》:“手太陽之別,名曰支正,……實則節弛肘廢,虛則生疣,小者如指痂疥。”是循經皮膚病的較早記載[1]。近年,對其臨牀表現、病理改變、誘發條件、產生基礎以及鍼灸治療等都有比較深入的研究[1]

3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33.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