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金櫻子煎

關聯數據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金櫻子煎

金櫻子膏金櫻子。經霜後以竹夾子摘取,於大木臼中轉杵卻刺,勿損之,擘爲兩片,去其子,以水淘洗過,爛搗,入大鍋,以水煎,不得絕火,煎約水耗半,取出澄濾過,仍重煎似稀餳。補腎益精,固腸止瀉,活血駐顏。止小便利,澀精氣,久服令人耐寒輕身。添精、補髓。理脾固腸。主脾泄下痢。肝腎兩虧引起的精神衰弱,小便不禁,夢遺滑精。金櫻子膏(《明醫指掌》卷七)。《證類本草》引沈存中:金櫻子止遺泄,取其溫且澀。世之用者,待紅熟,取汁熬膏,大誤也。紅熟則卻失本性,今取半黃時採用妙。《證類本草》卷十二引《孫真人食忌》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