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聚 2016年09月28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積聚(abdominal mass[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amassment and accumulation[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爲病名[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31.。是指以腹內結塊,或痛或脹爲主要表現的疾病[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見《黃帝內經靈樞·五變》。

積聚爲積病與聚病的合稱[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31.。腹內結塊,固定不移,並伴脹痛或刺痛爲特徵者稱爲積[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腹中氣聚,攻竄脹痛,時作時止爲特徵者稱爲聚[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積和聚有不同的病情和病機:積是有形,固定不移,痛有定處,病屬血分,乃爲髒病;聚是無形,聚散無常,痛無定處,病屬氣分,乃爲腑病[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87-191.

積爲髒病,髒有五,聚爲腑病,腑有六,故又有五積六聚之名[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31.

積和聚在病情和病機上雖有不同,但二者病因相同,病機相關,故並而討論[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87-191.

積聚與癥瘕痃癖等證相類似[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31.

《醫學入門》等書有以積聚爲男子病,癥瘕爲女子病者[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31.。又有從部位區分者[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31.

《雜病源流犀燭·積聚癥瘕痃癖痞源流》:“痞癖見於胸膈間,是上焦之病;痃積滯見於腹內,是中焦之病;癥瘕見於臍下,是下焦之病。……故積聚痃癖痞,多生於男子,而女子偶患之;癥瘕多生於女子,而男子偶患之。”

古人論述

《難經·五十五難》說:“故積者,五臟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積者,陰氣也,其始發有常處,其痛不離其部,上下有所終始,左右有所窮處;聚者,陽氣也,其始發無根本,上下無所留止,其痛無常處,謂之聚。故以是別知積聚也。”《金匱要略·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並治》:“積者,髒病也,終不移;聚者,腑病也,發作有時,展轉痛移,爲可治。”一般說,聚病較輕,爲時尚暫,故易治;積病較重,爲時較久,積而成塊,故難治。

又如癥瘕證,大抵屬於積聚之類。如《諸病源候論·癥瘕候》:“癥瘕者,皆由寒溫不調,飲食不化,與臟器相搏結所生也。其病不動者,直名爲癥,若病雖有結瘕而可推移者,名爲癥瘕。瘕者假也,謂虛假可動也。”由此可知,瘕與積都具有形可徵,堅硬不移的特點;瘕與聚皆有聚散無常的症狀。因此,積與瘢,聚與瘕均爲同一類的疾病。

此外,《諸病源候論》記載的“癖塊”、《太平聖惠方》記載的“痃癖”、《醫宗必讀》記載的“痞塊”等,按其病機的症狀,均可歸入積聚的範圍,本篇不一一敘述。

積聚的病因

積聚的發生,多因情志鬱結,飲食所傷,寒邪外襲以及病後體虛,或黃疸、瘧疾等經久不愈,以致肝脾受損,臟腑失和,氣機阻滯,瘀血內停,或兼痰溼凝滯,而成積聚。故《景嶽全書·積聚》篇說:“積聚之病,凡飲食、血氣、風寒之屬皆能致之。”聚證以氣機阻滯爲主,積證以瘀血凝滯爲主。但氣滯日久,可致血瘀而成有形之積,有形之血瘀,亦必阻滯氣機,故積聚在病機上有區別,亦有一定聯繫。積聚日久,均可導致正虛,一般初病多實,久病多虛。[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87-191.

積和聚有不同的病情和病機:積是有形,固定不移,痛有定處,病屬血分,乃爲髒病;聚是無形,聚散無常,痛無定處,病屬氣分,乃爲腑病[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87-191.

情志失調

情志抑鬱,肝氣不舒,臟腑失和,氣機阻滯,脈絡受阻,血行不暢,氣滯血瘀,日積月累而成[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87-191.。《金匱翼·積聚統論》:“凡憂思鬱怒,久不得解者,多成此疾。”

飲食所傷

酒食不節,飢飽失宜,損傷脾胃,脾失健運,不能輸布水谷之精微,溼濁凝聚成痰,痰阻氣機,血行不暢,脈絡壅塞,痰濁與氣血搏結,乃成本病[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87-191.。亦有飲食不調,因食遇氣,食氣交阻,氣機不暢,而成聚證者[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87-191.。《景嶽全書·痢疾·論積垢》:“飲食之滯,留蓄於中,或結聚成塊,或脹滿鞕痛,不化不行,有所阻隔者,乃爲之積。”以上說明飲食所傷可成積聚。

感受寒溼

寒溼侵襲,脾陽不運,溼痰內聚,阻滯氣機,氣血瘀滯,積塊乃成[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87-191.。《黃帝內經靈樞·百病始生》:“積之始生,得寒乃生。”亦有風寒侵襲,復因飲食所傷,脾失健運,溼濁不化,凝聚成痰,風寒痰食諸邪與氣血互結,壅塞脈絡,漸成本病。如《景嶽全書·積聚》說:“不知飲食之滯,非寒未必成積,而風寒之邪非食未必成形,故必以食遇寒,以寒遇食,或表邪未清,過於飲食,邪食相搏,而積斯成矣。”

亦有外感寒邪,復因情志內傷,氣因寒遏,脈絡不暢,陰血凝聚而成積[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87-191.。《黃帝內經靈樞·百病始生》:“卒然外中於寒,若內傷於憂怒,則氣上逆,氣上逆則六俞不通,溫氣不行,凝血蘊裹而不散,津液澀滲,著而不去,而積皆成矣。”

以上二者說明,內外合邪,皆可成爲積聚[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87-191.

它病轉移

黃疸病後,或黃疸經久不退,溼邪留戀,阻滯氣血;或久瘧不愈,溼痰凝滯,脈絡痹阻;或感染血吸蟲,蟲阻脈道,肝脾氣血不暢,血絡受阻。以上因素均可導致積聚[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87-191.

積聚的病機

積聚的病因雖有多端,但其病機,主要是氣滯而導致血瘀內結。至於溼熱、風寒、痰濁,均是促成氣滯血瘀的間接因素。同時本病的形成與正氣強弱密切相關。正如《黃帝內經素問·經脈別論篇》說:“勇者氣行則已,怯者則著而爲病也。”本病的病機演變亦與正氣有關,一般初病多實,久則多虛實夾雜,後期則正虛邪實。若血瘀內結,氣機不得宣暢,或正虛邪實,氣虛血瘀更甚,則積塊增大更快。脾胃運化日衰,影響精血化生,正氣愈虛,積塊留著則不易消。若肝脾統藏失職,或瘀熱灼傷血絡,可致出血;若溼熱蘊結中焦,可出現黃疸;如水溼氾濫,亦可出現腹滿肢腫等症。[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87-191.

類證鑑別

積聚應與痞滿相鑑別。痞滿是一種自覺症狀,感覺腹部(主要是胃脘部)痞塞不通,脹滿難忍,但不能觸及到塊物。若“痞塊”則屬於積聚範圍。[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87-191.

積聚的辨證治療

積和聚均是指腹內有結塊,或痛或脹的病證。積聚之證,按其病情和病機的不同,分別爲積爲聚;但就臨牀所見,每有先因氣滯成聚,日久則血瘀成積,由於在病機上不能絕對劃分,故前人每以積聚並稱。爲了臨證便於掌握,所以分別敘述。[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87-191.

積和聚雖然病因有相同,病機有聯繫,但其病機和證候必須嚴格區別,辨證治療。聚證病在氣分,爲時尚暫,病情較輕,尚易治療。積證由於氣血痰溼壅塞,痹陰血絡,瘀結爲患,積而成塊,爲時較久,病情較重,故治療上必須掌握正邪虛實的關係。一般初起邪實正未衰,以攻爲主;中期邪傷正氣,則宜攻補兼施;後期正氣大傷,應在培補氣血扶正的基礎上,酌加攻瘀之劑。攻藥可用消積、軟堅、化痰之品以達逐漸化積,不可妄用下藥。正如《丹溪心法·積聚痞塊》篇說:“凡積病不可用下藥,徒損真氣,病亦不去,當用消積藥使之融化。”同時積證日積月累,非伊朝夕,攻伐之品,亦當有漸,過則傷正,正氣傷則不能運化,而邪反固,不可不慎。[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87-191.

治療上,《醫宗必讀·積聚》曾提出分初、中、末三個階段的治療原則很有現實意義。認爲“初者,病邪初起,正氣尚強,邪氣尚淺,則任受攻;中者,受病漸久,邪氣較深,正氣較弱,任受且攻且補;末者,病魔經久,邪氣侵凌,正氣消殘,則任受補。”所以臨牀應根據病史長短,邪正盛衰,伴有症狀,辨明虛實的主次。若氣滯血阻者,予以理氣活血;血瘀爲主者,予以活血化瘀散結;正虛瘀結者,應採用補正祛瘀之法。若病久正氣大虛者,則又當樸益氣血,培本爲主。由於氣聚可導致血瘀成積,積久正衰較甚,聚贅正衰較淺,所以在氣聚階段應予及時治療,以免聚而成積,終屬難治。[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87-191.

積聚日久,損傷氣血,故在治療上要始終注意保護正氣,攻伐之藥,用之不宜過度,邪衰應扶正達邪,以免傷正。正如《黃帝內經素問·六元正紀大論篇》說:“大積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87-191.

聚證

肝氣鬱滯/肝氣鬱結

積聚·肝氣鬱結證(amassment and accumulation with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是指肝失疏泄,氣機鬱滯,以腹脹或痛,情志抑鬱,喜嘆息,胸脅或少腹脹悶竄痛,婦女乳房脹痛,月經不調,苔白,脈弦等爲常見症的積聚證候[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肝氣鬱滯型聚證的症狀

腹中氣聚,攻竄脹痛,時聚時散,脘脅之間時或不適,苔薄,脈弦[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87-191.

證候分析

肝失疏泄,氣結成形作梗或氣機逆亂,故腹中氣聚,攻竄脹痛,氣散則脹痛,即止。脘脅之間時或不適,脈弦均爲肝氣不舒,氣機不利之象。[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87-191.

治法

疏肝解鬱,行氣消聚[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87-191.

肝氣鬱滯型聚證的方藥治療

以逍遙散爲主方[備註]逍遙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柴胡、白朮、白芍藥、當歸、茯苓、炙甘草、薄荷、煨姜。方中柴胡、白芍疏肝、柔肝;當歸養血柔肝,薄荷散鬱;白朮、茯苓、甘草調理脾胃。如氣滯較甚者,可加香附、青皮、廣木香等疏肝理氣之品。如兼瘀象者,加玄胡、莪術等。如年老或體虛者,可加黨蔘以顧其虛。如寒溼中阻,症見脘腹痞滿,食少納呆,舌苔白膩,脈象弦緩者,可用木香順氣散[備註]木香順氣散(《沈氏尊生書》):木香、青皮、橘皮、甘草、枳殼、川樸、烏藥、香附、蒼朮、砂仁、桂心、川芎以溫中散寒,行氣化溼。[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87-191.

食滯痰阻

積聚·食滯痰阻證(amassment and accumulation with syndrome of food stagnation and phlegm blockade[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是指飲食停滯,痰溼壅阻,以腹脹或痛,時有條索狀物聚起,按則脹痛加劇,便祕納呆,脘悶不舒,苔膩,脈弦滑等爲常見症的積聚證候[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食滯痰阻型聚證的症狀

腹脹或痛,便祕,納呆,時有如條狀物聚起在腹部,重按則脹痛更甚,舌苔膩,脈弦滑[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87-191.

證候分析

食滯腸道,脾運失司,溼痰內生,痰食互阻,氣機不暢,故見脹痛,便祕,納呆。痰食阻滯,氣聚不散,故腹部有條狀物出現。苔膩,脈弦滑均爲溼痰和氣滯之徵象。[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87-191.

治法

導滯通便,理氣化痰[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87-191.

食滯痰阻型聚證的方藥治療

以六磨湯[備註]六磨湯(《證治準繩》):沉香、木香、檳榔、烏藥、枳實、大黃爲主方。方中大黃、枳實、檳榔化滯通便;沉香、木香、烏藥理氣祛溼。食痰下達,氣機通暢,則瘕聚自散。如痰溼盛者,可加陳皮、半夏、茯苓以增強化痰和中之力。[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87-191.

若痰溼較重,兼有食滯,腑氣雖通,苔膩不化者,可用平胃散[備註]平胃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蒼朮、厚朴、橘皮、甘草、生薑、大棗加山楂、六曲等以健脾消導,燥溼化痰。[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87-191.

聚證雖實證多見,但反覆發作,脾氣損傷,可常服香砂六君子湯[備註]香砂六君子湯(《時方歌括》):木香、砂仁、陳皮、半夏、黨蔘、白朮、茯苓、甘草,健脾和中,以扶正氣。[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87-191.

積證

氣滯血阻

氣滯血阻型積證的症狀

積塊軟而不堅,固着不移,脹痛並見,舌苔薄,脈弦[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87-191.

證候分析

氣滯血阻,脈絡不和,積而成塊,故脹痛並見,固着不移。病屬初起,積猶未久,故軟而不堅。脈弦爲氣滯之象。[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87-191.

治法

理氣活血,通絡消積[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87-191.

氣滯血阻型積證的方藥治療

以金鈴子散[備註]金鈴子散(《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金鈴子、延胡索和失笑散[備註]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五靈脂、蒲黃爲主方。方中以金鈴子疏肝理氣;玄胡活血止痛;並以失笑散活血化瘀,氣血流通,通則不痛,積塊可散。[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87-191.

若氣滯血阻較甚,兼有寒象者,可用大七氣湯[備註]大七氣湯(《醫學入門》):青皮、陳皮、桔梗、藿香、官桂、甘草、三棱、莪術、香附、益智仁、姜棗。方中青皮、陳皮、桔梗、香附、藿香行氣散結,桂心、三棱、莪術溫通血絡,軟堅散結。[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87-191.

若見寒熱身痛,舌苔白膩,脈浮弦大者,是兼外感風寒之表證。宜宣表理氣,通滯去積,可用五積散[備註]五積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白芷、橘皮、厚    樸、當歸、川芎、白芍藥、茯苓、桔梗、蒼朮、枳殼、半夏、麻黃、乾薑、肉桂、甘草、姜。本方彙集解表、散寒、祛溼、化痰、行氣、利水、活血、通絡、溫中、止痛之藥於一爐,以治積證初起又兼外感,氣機不利所導致的一系列阻滯不通的證候,能使其逐步消散。若積久正虛,非本方所能奏效。[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87-191.

瘀血內結

瘀血內結型積證的症狀

腹部積塊明顯,硬痛不移,面黯消瘦,納減乏力,時有寒熱,女子或見月事不下,舌苔薄邊暗或質紫或見瘀點,脈細澀[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87-191.

證候分析

積塊日久,明顯增大,硬痛不移,面黯,是氣血凝結,脈絡阻塞,血瘀日甚。納減乏力,消瘦,時有寒熱,系營衛不和,脾胃失調所致。女子月事不下,舌暗紫,脈細澀,均示病在血分,瘀血內結之象。[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87-191.

治法

祛瘀軟堅,兼調脾胃[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87-191.

瘀血內結型積證的方藥治療

以膈下逐瘀湯[備註]膈下逐瘀湯(《醫林改錯》):五靈脂、當歸、川芎、桃仁、丹皮、赤芍藥、烏藥、延胡索、甘草、香附、紅花、枳殼爲主方。方中當歸、川芎、桃仁、紅花、赤芍、五靈脂、丹皮、玄胡活血化瘀;香附、烏藥、枳殼行氣止痛;甘草益氣緩中。並可加川楝子、三棱、莪術等以增強祛瘀軟堅之力。如積塊大而堅硬作痛,可合用鱉甲煎丸[備註]鱉甲煎丸(《金匱要略》):鱉甲、烏扇、黃芩、柴胡、鼠婦、乾薑、大黃、芍藥、桂枝、葶藶子、石葦、厚朴、丹皮、瞿麥、紫葳、半夏、人蔘、鷹蟲、阿膠、蜂房、赤硝、蜣螂、桃仁以化瘀軟堅,並有補益之功。以上兩方,可與六君子湯[備註]六君子湯(《醫學正傳》):人蔘、炙甘草、茯苓、白朮、陳皮、制半夏間服,以補益脾胃,爲攻補兼施之法。[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87-191.

正虛瘀結

正虛瘀結型積證的症狀

積塊堅硬,疼痛逐漸加劇,面色萎黃或黧黑,消瘦脫形,飲食大減,舌質淡紫,舌光無苔,脈細數或弦細[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87-191.

證候分析

積塊日久,血絡瘀結,故日益堅硬,疼痛加劇。中氣大傷,運化無權,故飲食大減,消瘦脫形。血瘀日久,新血不生,營氣大虛,故面色萎黃,甚則黧黑。舌質淡紫無苔,脈細數或弦細,均爲氣血耗傷,津液枯竭,血瘀氣機不利之象。[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87-191.

治法

大補氣血,活血化瘀[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87-191.

正虛瘀結型積證的方藥治療

以八珍湯[備註]八珍湯(《正體類要》):人蔘、白朮、茯苓、甘草、當歸、白芍藥、川芎、熟地黃、生薑、大棗合化積丸[備註]化積丸(《類證治裁》):三棱、莪術、阿魏、海浮石、香附、雄黃、檳榔、蘇木、瓦楞子、五靈脂爲主方。積塊日久,正氣大傷,方用八珍湯以大補氣血。如舌光無苔,脈象細數,陰傷甚者,可加生地、北沙蔘、石斛等以養其津液。雖正氣大傷,但積塊堅硬,氣血瘀滯,故用化積丸以軟堅破瘀活血而圖緩功,不能急於求成。[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87-191.

積聚的其他療法

外治法

積證不論初起或久積,均可配合外治法,臨牀上一般採用阿魏膏[備註]阿魏膏(《景嶽全書》):羌活、獨活、玄蔘、官桂、赤芍、穿山甲、蘇合油、生地、豭鼠矢、大黃、白芷、天麻、紅花、麝香、土木鱉、黃丹、芒硝、阿魏、乳香、沒藥或水紅花膏[備註]水紅花膏(《景嶽全書》):紅蓼子、大黃、朴硝、山桃、石灰、酒酵,有助於消積散瘀[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87-191.

積聚的預後

積證始起,若能治療及時,醫護得當,可望痊癒或好轉。若病邪久稽,脾失轉輸,三焦決瀆不利,血瘀絡阻,水溼內聚,則有轉爲鼓脹的可能[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87-191.

積證見有黃疸,或見吐血、便血,或後期轉爲鼓脹,均屬重證,可參照有關各篇辨證治療[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87-191.

文獻摘錄

《黃帝內經靈樞·五變》:“人之善病腸中積聚者,何以候之?答曰:皮膚薄而不澤,肉不堅而淖滌,如此則腸胃惡,惡則邪氣留止,積聚乃傷脾胃之間,寒溫不次,邪氣稍至,蓄積留止,大聚乃起。”

《難經·五十五難》:“病有積、有聚,何以別之?然:積者,陰氣也;聚者,陽氣也。故陰沉而伏,陽浮而動。氣之所積名日積,氣之所聚名曰聚。故積者,五臟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積者,陰氣也,其始發有常處,其痛不離其部,上下有所終始,左右有所窮處;聚者,陽氣也,其始發無根本,上下無所留止,其痛無常處,謂之聚。故以是別知積聚也。”

《景嶽全書·積聚》:“積聚之病,凡飲食、血氣、風寒之屬,皆能致之,但日積日聚,當詳辨也。蓋積者,積壘之謂,由漸而成者也;聚者,聚散之謂,作止不常者也。由此言之,是堅硬不移者,本有形也,故有形者曰積;或聚或散者,本無形也,故無形者曰聚。諸有形者,或以飲食之滯,或以膿血之留,凡汁沫凝聚,旋成癩塊者,皆’積之類,其病多在血分,血有形而靜也。諸無形者,或脹或不脹,或痛或不痛,凡隨解隨發,時來時往者,皆聚之類,其病多在氣分,氣無形而動也。”

《聖濟總錄·積聚門》:“癥瘕癖結者,積聚之異名也,證狀不一,原其病本大略相似。”

《張氏醫通·積聚》:“李士材曰,按積之成也,正氣不足,而後邪氣踞之。然攻之太急,正氣轉傷,初中末三法,不可不講也。初者病邪初起,正氣尚強,邪氣尚淺,則任受攻;中者受病漸久,邪氣較深,正氣較弱,任受且攻且補;末者病根經久,邪氣侵凌,正氣消殘,則任受補。蓋積之爲義,日積月累,匪朝伊夕,所以去之亦當有漸,太急則傷正氣,正傷則不能運化,而邪反固矣。餘嘗用陰陽攻積丸通治陰陽二積,藥品雖峻,用之有度,補中數日,然後攻伐,不問其積去多少,又與補中;待其神壯而復攻之,屢攻屢補,以平爲期。經曰,大積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過則死。故去積及半,純與甘溫調養,使脾土健運,則破殘之餘積,不攻自走,必欲攻之無餘,其不遺人夭殃者鮮矣。經日,壯則氣行則已,怯者則著而成病。潔古云,壯人無積,惟虛人則有之。皆由脾胃怯弱,氣血兩衰,四氣有感,皆能成積。若遽以磨堅消積之藥治之,疾似去而人已衰,藥過則依然,氣愈消,痞愈大,競何益哉。善治者,當先補虛,使血氣壯,積自消也。不問何髒,先調其中,使能飲食,是其本也。雖然,此爲輕淺者言耳,若夫大積大聚,不搜而逐之,日進補養,無益也,審知何經受病,何物成積,見之既確,發直入之兵以討之,何患其不愈。”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