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珧殼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iāng yáo ké

2 拼音名

Jiānɡ Yáo Ké

3 來源

藥材基源:爲江珧科動物櫛江珧的貝殼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inna(Atrina)pectinata Linnaeus

採收和儲藏:捕得後,除去肉,取貝殼洗淨,曬乾

4 形態

櫛江珧,貝殼略呈三角形或扇形,殼質稍薄而脆,高75-176mm,長170-335mm,殼頂細尖,位於殼的最前端,殼後端寬大。背緣直或略凹,腹緣前部較直,近殼頂處有一稍凹陷的足絲孔。往後漸突,後緣略彎或呈截形。殼無中央裂縫,表面有10餘條放射肋,肋上具有略斜向後的三角形小棘。但有些個體(如較老者)放射肋不明顯,棘無或不明顯。生長線顯着,細密,至腹緣呈褐襞狀。殼類色澤,幼體呈淡黃褐色,或體內黑褐色。殼頂常被磨損而顯露出貝殼內面前半部相同的珍珠樣光澤。韌帶淡褐色,與殼背緣幾等長。近殼頂內面的前閉殼肌痕小,呈橢圓形;貝殼中部的後閉面痕大,呈馬蹄形。外套痕略顯,與殼緣相距甚遠,在肛門背側有一粗在外套腺,末端呈球形。足小,呈棒狀。足線褐色細軟,極發達。

5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活於低潮線附的至水深30-40m的泥沙質海底。以貝殼的前端插入泥沙內,僅後端1/3露出沙面。生殖期5-9月間,雌雄異體,性成熟時的生殖腺,雌性爲橙紅色;雄性爲乳白色,體外受精

資源分佈:我國黃海、渤海、東海、南海均有分佈

6 性味

味鹹;澀;性涼

7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熄風鎮靜。主溼高分子高血壓

8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25g。外用:煅,研末,撒敷。

9 摘錄

《中華本草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