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渾身麻木的穴位

關聯數據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渾身麻木

渾身麻木證名。自覺全身肢體麻木不適。由氣血不充,衛氣不行,或痰溼,或氣鬱血瘀所致。《蘭室祕藏》卷二:“渾身麻木不仁,或頭面手足肘背,或腿腳麻木不仁。”治用神效黃芪湯等。《雜病源流犀燭·麻木源流》:“有渾身麻木者,宜八仙湯、五積散。”“因瘀血麻木者,宜四物湯加桃仁、紅花、甘草;有身麻生疙瘩者,宜散滯湯;有因氣麻木者,宜開結舒筋湯。”因溼痰者,或走注如核,腫起有形色白,宜化痰利溼,用二陳湯加蒼朮、枳殼、黃連、厚朴等。因氣虛者,宜補氣行氣,用四君子湯加厚朴、香附等。因血虛者,宜養血生血,用四物湯加生地、紅花、枸杞、香附之類。《張氏醫通·麻木》載又有因陽氣衰弱,溼伏陰分所致者,閉眼則渾身麻木,開眼則漸退,久而方止,晝減夜甚,用三痹湯去烏頭,加蒼朮、黃柏。參見麻木條。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