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茴香根

關聯數據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茴香根

出處《本草圖經》拼音名HuíXiānɡGēn來源爲傘形科植物茴香的根。7月間採挖。化學成份根含揮發油。油含蒔蘿油腦、α-松油烯、γ-松油烯、異松油烯、α-蒎烯、β-蒎烯。β-月桂烯、α-水芹烯、對聚傘花素、檸檬烯等。尚含棕櫚酸豆甾醇酯,5-甲氧基呋喃香豆精、豆甾醇、傘形花內酯。性味辛甘,溫。①《草木便方》:"辛平,溫。"②成都《常用草藥治療手冊》:"性溫,味甘辛。"功能主治溫腎和中,行氣止痛。治寒疝,胃寒嘔逆、腹痛,風溼關節痛。①《草木便方》:"暖丹田,通腎經。治腎氣衝心卒痛。"②《分類草藥性》:"治一切氣痛,膀胱疝氣。"③《天寶本草》:"治胃氣脹滿。"④《貴州民間方藥集》:"消陰囊腫,膀胱氣,表風寒,治腹痛。"⑤成都《常用草藥治療手冊》:"行氣散寐,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