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柏湯 2009年12月11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五:黃柏湯

處方

黃柏 黃連 白頭翁(一作白蘞)升麻 當歸 牡蠣 石榴皮 黃芩 寄生 甘草各6克 犀角 艾葉各3克

製法

上十二味,哎咀。

功能主治

治小兒夏月外感寒邪,迫使熱氣內入腸胃,下痢赤白,狀如魚腦,壯熱頭痛,手足煩。

用法用量

以水600毫升,煮取240毫升,百日至二百日小兒,一服40毫升,二百餘日至一歲小兒,一服50毫升。

摘錄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五

《聖濟總錄》卷二十六:黃柏湯

處方

黃柏(去粗皮)半兩,阿膠(銼,炒燥)半兩,黃連(去須,銼炒)1兩,山梔子仁1分。

製法

上銼,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傷寒後下痢膿血。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6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

《聖濟總錄》卷二十六

《聖惠》卷十八:黃柏湯

處方

黃柏半兩,黃連半兩,當歸半兩,甘草半兩(生用),燈心3小束,黃芩半兩,杏仁1分(湯浸,去皮尖雙仁,生用),蕤仁1分,大棗5枚。

製法

上銼細。

功能主治

熱病,毒氣攻兩眼,赤腫疼痛。

用法用量

以水3大盞,煎取1大盞半,以綿濾去滓,看冷暖,避風處洗眼,1日3-5次。

摘錄

《聖惠》卷十八

《聖濟總錄》卷一八四:黃柏湯

處方

黃柏(微炙,銼碎)2兩,黃連(去須)2兩,乾薑(炮裂)1兩,石榴皮(炙,銼碎)2兩,阿膠(炙令燥勻)半兩,芍藥2兩,梔子仁15枚。

製法

上爲粗末。

功能主治

乳石發,夾時行,兼有客熱,下血痢。

用法用量

每服4錢匕,以水2盞,煎至1盞,去滓溫服,1日2次。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八四

《聖濟總錄》卷七十六:黃柏湯

處方

黃柏(去粗皮,炙)2兩,黃連(去須)2兩,木香1兩。

製法

上爲粗末。

功能主治

血痢晝夜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以水1盞,煎至7分,去滓,食前溫服,日3次。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七十六

《千金》卷十五:黃柏湯

處方

黃柏2分,黃連2分,白頭翁(一作白蘞)2分,升麻2分,當歸2分,牡蠣2分,石榴皮2分,黃芩2分,寄生2分,甘草2分,犀角1分,艾葉1分。

功能主治

小兒夏日傷暴寒,寒折大熱,熱入胃,下赤白滯如魚腦,壯熱頭痛,身熱手足煩。或以利藥下之,便數去赤汁如爛肉,或下之不愈,後以澀藥斷之,下即不止,倍增壯熱,或是溫病熱盛,復遇暴寒折之,熱如腹中,下血如魚腦。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3升,煮取1升3合,100日兒至200日每服3合,200餘日至期歲每服2合半。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寒折熱邪而痢下赤白,溫下不瘳,熱澀不止,惟有苦燥一法可以轉危就安,乃於白頭翁湯中用寄生代秦皮,兼取犀角、黃芩以散熱,當歸、艾葉以和血,牡蠣、榴皮以固脫,升麻、甘草引入脾家,以散伏匿之邪也。

摘錄

《千金》卷十五

《聖濟總錄》卷一一六:黃柏湯

處方

黃柏(去粗皮)2兩。

製法

上銼細。

功能主治

疳熱,蟲蝕鼻生瘡。

用法用量

以新汲水浸2日,絞取濃汁1盞,煎1沸,溫服。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一六

《醫方類聚》卷二○八引《簡易方》

方名

黃柏湯

組成

黃芩1錢,黃柏1錢,黃連3錢(去毛)。

主治

陽乘陰,崩中下血,所謂天暑地熱,經水沸溢。

用法用量

上用水4盞,煎取1盞半,去滓,加炒阿膠末5錢匕,滓再煎,空心溫溫分3服。

加減

腹痛,加梔子3錢。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