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術便覽》

明 張潔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三因七氣湯】

治喜、怒、憂、思、悲、恐、驚之氣,結成痰涎,狀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間,咯不出,咽不下,此七情所爲也。或中痞滿,氣不舒快,或痰涎壅盛,上氣喘急,或因痰飲所阻,嘔逆噁心,並亦服之。半夏(五兩)茯苓(四兩)厚朴(三兩)紫蘇梗(二兩)每服四錢,水一鍾半,姜七片,棗二枚煎。若因思慮過度,小便白濁,此湯下青州白丸子最一方七情所傷中脘不快,氣不升降,腹脅脹滿。用香附子炒半斤,陳皮六兩,甘草一兩,尤快。亦治俗名氣眼風,加桔梗鬱金梔子七氣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