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症玉函》

清 陳士鐸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吞酸

吞酸之症皆肝木之凌土也何以有陰陽之殊哉不知肝經雖屬陰然肝中有火以克脾克胃而陰陽遂分之矣大約脾受肝火之侵多屬於陰胃受肝火之犯多屬於陽耳犯於陽者心中嘈雜如火之焚燒飲之水而輒吐吐水必黃綠之色如醋之酸而不可聞者是也方用解酸湯治之此方之妙皆舒肝之聖藥而又解其火鬱之氣自然手到功成也侵於陰者雖胸中作酸而不甚今日食之必至明日吞酸而不可咽口雖作渴飲之水而酸更加吐出必純是清水可用熱物而不可用涼物者是也方用八味地黃丸實與症相宜然而丸方終不及煎方之速吾今定一方治陰症之吞酸有奇功也方名補陰化酸湯一劑少輕二劑即愈此方之妙妙在健脾多於補腎蓋脾健則水溼自去邪水既去而真水自生腎水行於脾之中脾氣即通於胃之上又何至胃口之寒出於吞酸而作吐乎倘不知補脾於腎中而惟圖止酸於胃上勢必變爲反胃而不可止也

解酸湯

柴胡(二錢)白芍(五錢)蒼朮(五錢)炒梔子(三錢)茯苓(五錢)陳皮(一錢)厚朴(一錢)神曲(一錢)砂仁(三粒)枳殼(五分)香附(二錢)水煎

補陰化酸湯

肉桂(五分)熟地(五錢)山藥(一兩)山茱萸(三錢)芡實(五錢)陳皮(五分)薏仁(五錢)車前子(三錢)附子(一錢)人蔘(五錢)白朮(五錢)白芥子(三錢)水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