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源流論》

清 徐大椿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薄貼論

今所用之膏藥,古人謂之薄貼。其用大端有二∶一以治表,一以治裏。治表者,如呼膿去腐,止痛生肌,並摭風護肉之類。其膏宜輕薄而日換,此理人所易知;治裏者,或驅風寒,或和氣血,或消痰痞,或壯筋骨,其方甚多,藥亦隨病加減。其膏宜重濃而久貼,此理人所難知,何也?蓋人之疾病,由外以入內,其流行於經絡臟腑者,必服藥乃能驅之。若其病既有定所,在於皮膚筋骨之間,可按而得者,用膏貼之,閉塞其氣,使藥性從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經貫絡,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較之服藥尤有力,此至妙之法也。故凡病之氣聚血結而有形者,薄貼之法爲良。但制膏之法,取藥必真,心志必誠,火候必至,方能有效,否則不能奏功。至於敷熨吊種種雜法,義亦相同,在善醫者通變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