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確》

清 黃琳述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有表無裏大而散。至數不齊。楊花無定空中泛。左寸怔忡。右寸自汗。(散主氣血虛心主血血虛則心神恍惚不寧。曰怔忡。氣實者。邪氣實也。邪氣實則熱。熱則氣泄自汗。)左關溫飲兮。(陰虛內熱胃熱津液耗。而發渴。渴多飲。滲入肌膚會腸胃之外。謂之滋飲)右關食痹。胳腫亦堪斷。(胃熱則不和。不和則不消谷。因而痞悶。曰食痹、、足腫也。明腎經。下循脛外廉。冒熱故腫。)尺爲血大虛。兩尺如斯終專算。(經以醫脈散爲血少。載同父曰。腎脈散諸病脈代散。皆不可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