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確》

清 黃琳述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脈原

氣口者。手太陰肺經動脈。而五臟六腑之氣。於此候之也。蓋人以氣生。營衛之氣。先天也。水谷之氣。後天也。先天後天之氣。脈皆主之。故飲入於胃。其精氣。自脾歸肺。食入於腎。其精氣。自心歸肺。肺布飲食之精氣於諸臟腑。而後血氣充。營衛調。諸臟腑之氣。各隨其經。同營衛之氣。而呼吸朝之於肺。故手太陰肺經。乃諸臟腑之氣所聚也。聖人於氣口。候其盛衰。泄天地化育莫測之祕。豈不神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