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傷辨》

金 李杲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五苓散

傷寒溫熱病表裏未解,頭痛發熱,口燥咽乾,煩渴飲水,或水入即吐,或小便不利,及汗出表解,煩渴不止者,宜服之。又治霍亂吐利,煩渴引飲之證。澤瀉(二兩五錢)豬苓茯苓白朮(以上各一兩五錢)桂(一兩)上爲細末,每服二錢,熱湯調下,不計時候,服訖,多飲熱湯,有汗出即愈。又治瘀熱在裏身熱黃疽,濃煎茵陳蒿湯調下,食前服之。如疽發渴,及中暑引飲,亦可用水調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