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九十論》

宋 許叔微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麻黃湯證(四)

鄉人邱忠臣。寓毗陵薦福寺。病傷寒。予爲診視。其發熱頭疼。煩渴。脈雖浮數無力。自尺以下不至。予曰雖麻黃證。而尺遲弱。仲景雲。尺中遲者。營氣不足。血氣微少。未可發汗。予於建中湯。加當歸黃。令飲之。翌日病者不耐。其家曉夜督發汗藥。其言至不遜。予以鄉人隱忍之。但以建中調理而已。及六七日。尺脈方應。遂投以麻黃湯。啜第二服。狂言煩躁且悶。須臾稍定。已中汗矣。五日愈。論曰。仲景雖雲不避晨夜。即宜便治。醫者亦須顧其表裏虛實。待其時日。若不循次第。雖臨時得安。虧損五臟。以促壽限。何足尚哉。昔範云爲陳霸先屬。霸先有九錫之命。期在旦夕矣。雲偶感寒疾。恐不及豫盛事。請徐文伯診視之。懇曰。便可得愈乎。文伯曰。便瘥甚易。但恐二年後不復起爾。雲曰。朝聞道夕死可矣。況二年乎。文伯以火燒地。布桃柏葉。設席置其臥上。頃刻汗解。以溫粉撲之。翌日愈。甚喜。文伯曰。不足喜也。後二年果卒矣。夫取汗先期。尚促壽限。況罔顧表裏。不待時日。便欲速愈乎。每見病家不耐三四日。晝夜促汗。醫者顧利。恐別更醫。隨情順意。鮮不致斃。故書此以爲龜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