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布烏頭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gōng bù wū tóu

2 出處

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藥

3 拼音名

Gōnɡ Bù Wū Tóu

4 英文名

Root of Kongpo Monkshood

6 來源

藥材基源:爲毛茛科植物工布烏頭塊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conitum Kongboense Lauener

採收和儲藏:9-10月採挖根部,附去鬚根,洗淨,切片曬乾

7 形態

工布烏頭,多年生草本,高達180cm。塊根圓柱形,長8cm,直徑1.5cm。莖直立,不分枝或分枝,上部密被反曲的短柔毛。葉互生;最下部葉柄與葉片等長,上部葉柄比葉片短甚多;葉片心狀卵形,略呈五角形,長和寬均可達15cm,3全裂,中央全裂片菱形,全裂片近羽狀深裂,深裂片線狀披針形或披針形,側全裂片斜扇形,不等2深裂近基部,兩面無毛或葉脈疏被短柔毛。總狀花序長達60cm,有多數花,與分枝上的花序形成圓錐花序;下部苞片葉狀,上部苞片披針形;花梗長1-10cm;小苞片生花梗中部或中部以上,下部花梗的小苞片似葉,上部花梗的小苞片線形;花兩性,兩側對稱;萼片5,花瓣狀,上萼片盔形或船狀盔形,具短爪,高1.5-2cm,基部至喙長1.5-2cm,下緣凹,外緣稍斜,喙胡角形,長約5mm,側萼片長1.5cm,下萼片工1.3-1.5cm,白色略帶紫色或淡紫色,外面被短柔毛;花瓣2,瓣片長約8mm,向後反曲,疏被短毛;雄蕊多數,花絲全緣,無毛;心皮3-4,無毛或疏被白色短柔毛。蓇葖果。種子多數。花期7-8月,果期8-9月。

8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3000-5600m的山坡草地或灌叢中。

資源分佈分佈於四川、西藏。

9 性狀

性狀鑑別,塊根圓錐形或長圓柱形,長4-9cm,直徑0.5-3cm。表面深棕色至棕褐色,全體有深皺縮褐及少數鬚根痕。質堅硬,難折斷,斷面乳白色或淡棕色,稍有粉性,可見散列的棕色小點。

顯微鑑別,根橫切面:後生皮層爲3-4列棕色細胞;皮層細胞6-7列,其間有多數石細胞內皮層爲1列扁長細胞。複合的外韌維管束數個環列,形成層環類圓形,木質部導管呈單死放射狀或“V”形排列。中央有髓部。

粉末特徵:1.石細胞長條形、卵圓形或菱形,長38-160μm,直徑25-60μm,壁厚薄不一,孔溝密,紋孔大多不明顯。2.澱粉單粒長圓形、檢形、卵圓形,長徑4-25μm,臍點大多不明顯,少數可見,爲一字形或馬蹄形。

10 化學成份

塊根黃草烏鹼甲(vilmorrianine A)0.45%,工布烏頭鹼(kongboenine),展花烏頭鹼(chasmaconitine),塔拉胺(talatisamine)。

11 炮製

取雪山一枝蒿用涼水浸泡,每日換水2-3次,泡至口嘗無麻辣感,取出,再用甘草黑豆煎湯共煮,至內無白心爲度,取出曬乾

12 性味

味苦;辛;性溫;有毒

13 功能主治

祛風除溼;止痛。主風溼關節疼痛跌打損傷;毒蟲咬傷

14 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0.03-0.06g。外用:適量,泡酒搽。

15 附方

①治跌打損傷風溼骨痛牙痛雪山一支蒿0.25分(如米粒大)吞服。②治跌打損傷,毒蛇、毒蟲咬傷:雪山一支蒿五錢。泡酒一斤,泡十天後,外搽(嚴禁內服)。

16 摘錄

《中華本草

古籍中的工布烏頭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