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浮游生物

生物學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bīng xuě fú yóu shēng wù

2 英文參考

cryoplankton

3 註解

冰雪浮游生物指在冰或雪的融化表層中生長的藻類。最初由R.Chodat(1902)所命名。冰雪浮游生物生長最適溫度是0-4℃,在高山或極地等多雪地帶,早春時即可見到。它們能通過光合作用自養性生活,分佈在雪的表面或數釐米深的地方。爲好氧性,有的具有各種色素(例如血色素),當生長茂盛時,肉眼可見紅、黃、綠等顏色,稱之爲“雪華”(snow-bloom)。產生紅雪時的種類,除雪衣藻(Chlamydomonas niv-alis)外,還有雪螺翼藻(Scotiella nivalis)和短刺頂棘藻(Chodatella brevispina)等;產生黃雪時的種類,爲一種螺翼藻(Scotiella sp.);產生綠雪的有綠纖維藻(Ankistrodesmus vireti),短刺頂棘藻,雪螺翼藻等,產生褐雪的有挪氏中帶鼓藻(Mes_olaenium nordenskldi)等。這種情況在日本各處也可見到,例如在尾瀨個原附近,據報道有藍藻3種,接合藻1種,硅藻5種,綠藻10種,同時還發現有3種真菌和4種原生動物。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