賁門弛緩不能Heller肌層切開術

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3 分類

外科/電視胸腔鏡手術/食管手術

4 ICD編碼

42.7 06

5 概述

賁門失弛緩症手術方法繁多,以Heller肌層縱行切開術或其改良方法臨牀應用最廣泛。Heller手術是一種解除賁門括約肌機械梗阻,擴大賁門通路的手術。過去Heller手術要經胸或經腹完成,手術創傷患者帶來一定痛苦,1991年Pellegrini首先將胸腔外科技術應用於賁門失弛緩症的治療。胸腔鏡Heller手術具備胸腔鏡手術的共同優點,並達到了與常規開胸Heller手術相同的治療效果,同時胸腔食管肌層切開術避免了對食管裂孔大範圍的遊離,減少了對膈食管韌帶損傷,使抵禦反流性食管炎的機制得到保護。同傳統開胸或開腹Heller手術治療賁門失弛緩症一樣,VATS食管肌層切開術是否需要追加抗反流的手術也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圖5.10.4.2-1,5.10.4.2-2)。

6 適應

賁門失弛緩症Heller肌層切開術適用於:

1.內科治療症狀改善不明顯者,或賁門擴張術後梗噎症狀又復現者。

2.心肺功能儲備差,不能耐受常規開胸或開腹手術者。

3.經腹切口失敗者,可以有選擇地進行VATS Heller手術。

7 麻醉體位

全身靜脈複合麻醉,雙腔管氣管插管或單腔管插入右側主支氣管,保證單側肺通氣。右側臥位稍前傾。

8 手術步驟

手術開始後改右側肺通氣,在左胸部切3~5個1.5cm的小口。第一個切口位於腋中線第4肋間,是胸腔鏡插入孔。在胸腔鏡監視下選擇其他幾個切口。第2和第3個切口分別在腋後線後方第8肋間和腋前線前方第5肋間,用於內鏡手術器械和肺牽拉鉗進出。若肺萎陷不全或膈肌位置高,賁門暴露不充分,還要補充做1~2個切口胸腔鏡光束對準下縱隔,經腋前線切口插入肺牽拉鉗,將左肺下葉向前上方牽拉,暴露並分開肺下韌帶,剪開縱隔胸膜,電烙止血。此時纖維食管鏡經口插入食管腔內,食管鏡頂端向左側傾斜,使下段食管顯露在胸腔鏡下。解剖食管表面的脂肪結締組織,在膈肌和下肺靜脈間選擇一點,用90°內鏡剝離鉤劃一表淺直線,沿此線縱行切開食管肌層(圖5.10.4.2-3),逐漸向深層延伸,當達到食管環形肌層時,用90°剝離鉤挑起一束環形肌纖維切斷,然後沿食管上下兩個方向緩慢分離剪斷環形肌束,達黏膜下層(圖5.10.4.2-4),一旦黏膜膨出,食管肌層切開會順利進行,切開長度要達到5~6cm。當施行食管胃交界處肌層切開時,用內鏡抓鉗上食管,牽拉鉗擠壓膈肌,充分暴露賁門,胃側肌層切開長度0.5~1.0cm。一旦賁門環形肌被切斷,食管鏡操作者會感到食管胃交界處管腔突然變得寬闊通暢,證明肌層徹底切開。切緣間要有足夠的寬度,用抓鉗提起食管肌層,在肌層和黏膜間向兩側鈍性分離食管,使切開的肌層達到食管周徑1/3~1/2,確保黏膜膨出(圖5.10.4.2-5),防止術後切緣肌肉對攏粘連再度出現進食困難。

9 併發症

9.1 1.食管黏膜破裂

中食管黏膜破裂常發生食管胃黏膜交界處,這個部位食管肌層方向發生了改變,血運豐富,結構顯示不清,容易誤傷胃黏膜。用內鏡牽拉鉗將膈肌向腹側擠壓,術野暴露清楚十分重要,操作要仔細。一旦發生黏膜損傷,可經胸腔鏡進行黏膜修補或擴大某一切口直視下修補。

9.2 2.出血

同其他臟器的胸腔鏡手術一樣,切口處容易發生肋間血管損傷。在確定出血部位後,一般用電凝或鈦釘夾閉止血。有時分離食管裂孔或食管周圍組織也會有小的出血,這些小血管容易止血,來自食管動脈等大的血管分支出血需要用鈦釘夾閉,但食管黏膜下出血忌用鈦釘,以防損傷食管黏膜。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