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疳

中醫病證名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bái gān

2 註解

白疳爲病證名[1]。出《諸病源候論》卷十八。五疳之一[1]。使人皮膚枯燥,面失顏色。

參見五疳五疳爲病證名[2]。五種疳證的合稱[2]。《諸病源候論》卷十八:“五疳,一是白疳,令人皮膚枯燥,面失顏色;二是赤疳,內食人五臟,令人頭髮焦枯;三是蟯疳,食人脊膂,遊行五臟體重浮腫;四是疳𧏾,食人下部,疼癢腰脊攣急;五是黑疳,食人五臟,多下黑血,數日即死。”

3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91.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22.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