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竻薳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bái lè wěi

2 出處

生草藥性備要

3 拼音名

Bái Lè Yuǎn

4 別名

白茨葉(《分類草藥性》),白竻花葉(《福建中草藥》)。

5 來源

五加科植物白竻的嫩枝葉。全年可採。

6 形態

植物形態詳"刺三甲"條。

7 性味

本草求原》:"苦辛,微寒。"

8 功能主治

治癰腫,療瘡,疥癩,創傷胃痛

①《生草藥性備要》:"梗:洗螆癩。"

②《本草求原》:"梗:治爛腳,螆疥,消瘡。"

③《分類草藥性》:"葉:塗刀傷,生肌。"

④《生草藥手冊》:"洗皮膚熱毒。"

⑤《福建中草藥》:"消腫解毒。"

9 用法用量

外用:煎湯洗或搗敷。內服:煎湯,3~5錢。

10 附方

①治腿膿瘍:鮮白竻薳適量,和冷粥搗爛敷患處。(《閩南民間草藥》)

②治蛇頭疔:鮮白竻薳適量,冷飯少許,共搗爛敷患處。(《閩南民間草藥》)

③治項癰:鮮白竻花嫩葉加紅糖食鹽、冷米飯,搗爛外敷。(《福建中草藥》)

④治胃痛:白竻莖葉五錢,水煎服。(江西《草藥手冊》)

11 摘錄

《*辭典》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