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植物藥
第四卷外治(見附錄澱粉類)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四卷外治;明;李中梓(一)植物藥
第四卷外治味甘、微鹹,無毒。入肺、胃、大腸三經。外用作散,清咽喉口舌。內服小量,治痰火上炎。將半熟西瓜,留至冬至日。切一小口,納入元明粉半斤,仍以切開之皮作蓋,封懸透風之處,待其吐霜,頻頻掃下備用。也...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四卷外治;明;李中梓(一)植物藥
第四卷外治味辛、苦,性寒。清涼解毒、取汁外用。耳竅紅腫,耳底脹痛。此草外治耳患有良效。但須洗淨,搗汁用。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四卷外治;明;李中梓(一)植物藥
第四卷外治味苦,性澀。生肌收澀,生津化痰。一任金瘡牙爛,儘教痔腫陰疳。口瘡以蓬砂等分,研勻搽之有效。又能定痛生肌,故外科急需之。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四卷外治;明;李中梓(一)植物藥
第四卷外治味甘,性溫。小兒壯熱,煎湯浴之。此《日華諸家本草》之經驗也。用之確有良效。又《名醫別錄》雲∶“和葛粉揩熱痱瘡良。”可見此皮葉宜於外治。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四卷外治;明;李中梓(一)植物藥
第四卷外治味甘、鹹,性寒。腰足折傷,風痹香港腳。醋拌炒熟,熨之外治、汗出爲度,加溫互易。此物農村得之甚易,乃平和無害之法,其效甚佳。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四卷外治;明;李中梓(一)植物藥
第四卷外治味甘、辛,性平,有毒。口眼不正,瘡毒腫浮。頭風香港腳,瘰癘丹瘤。胞衣不下,子腸不收。如前諸症,皆從外治,不經內服,以其長於吸收,能拔病氣出外。凡服蓖麻,一生不得食豆,犯之甚者能脹死。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四卷外治;明;李中梓一、中風門
...意行氣下達湧泉穴和倉門,氣至後守一會兒收功,收功時要放鬆全身,將氣散開,使氣平調。此後再活動頭部,向肩部前、後、左、右傾斜,柔和自如地轉動十四次。這種功法可以祛除肩部血脈的寒邪,使筋脈拘急逐漸消除。〔...
中醫古籍;養生導引法;明;胡文煥脫疽門主方
卷二十七足踝部陰陽二氣丹治脫疽久服丹石補藥,致虧腎水,多成口燥嗌幹,至飲冰雪不知其冷,此孤陽獨旺,急宜服此。元參(湯泡去粗皮搗膏)麥門冬(搗膏)天門冬(搗膏)人中白(小兒溺者生用)五味子(炒研)黃柏(...
中醫古籍;瘍醫大全;卷二十七足踝部;清;顧世澄添加江蘇揚州府江、甘、儀三邑婦女香港腳門主論
卷二十六香港腳部江南揚州府江都、甘泉、儀徵三縣婦女香港腳,始自康熙五十年間,從前並無此證。此乃得於陰陽錯謬之氣,非上古男婦溼熱壅腫五痹之香港腳也。其感受也,皆由於富貴之家,性情驕傲,稍不如意,恚怒易生...
中醫古籍;瘍醫大全;卷二十六香港腳部;清;顧世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