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脾散
拼音:bǔpísǎn《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一:補脾散:處方:麥芽(炒)90克神曲(炒)60克茴香(炒)草果(逐個用面裹煨熱)厚朴(制)乾薑(炮)陳皮各30克木香(生)15克甘草(炙)15剋制法:上爲末。功能主治:主脾陽不...
中醫學;方劑學;方劑難經
...(2004)]概述:《難經》爲中醫理論著作。原作《黃帝八十一難經》。舊題戰國秦越人撰(但史料上卻無法證明)。成書約在東漢以前。主要內容:書中以問難的形式討論了81個問題,對診脈法、十二經脈、奇經八脈、五輸穴及...
詞條;中醫學;書籍;鍼灸學;醫史文獻;古籍;東漢時期;醫經著作小骨空
...空爲經外奇穴名(xiǎogǔkōngEX-UE6)。出《扁鵲神應鍼灸玉龍經》。在小指背側近側指間關節的中點處。主治目赤腫痛,白膜翳障,目翳,風眩,爛眼,耳聵無聞(耳聾),喉痛,咽喉炎,掌指關節痛等。拼音:xiǎogǔkōng代號:E...
經外奇穴;中醫學;鍼灸學;腧穴學;上肢部奇穴;穴位特效按摩楊玄操
...州(今安徽歙縣)縣尉。精於訓詁及醫道。著有《黃帝八十一難經注》《素問釋音》《針經音》《明堂音義》等。惜著作未見傳世,《黃帝八十一難經注》的內容可於《難經集註》中窺知一二。楊玄操,一作楊玄,里居欠詳,嘗...
中醫學;中醫學家;鍼灸學家;鍼灸學;人物百科;唐代髓中
...鞘後層、腹橫筋膜、腹膜下筋膜。血管分佈同大赫。爲第十一肋間神經分佈處。皮膚由第十、十一、十二胸神經前皮支重疊分佈。穴位與腹腔內相對的器官是大網膜、小腸等。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
中醫學;鍼灸學;經穴別名;腧穴學髖骨
...髀樞(《黃帝內經素問·氣府論》張志聰注),臏骨(《鍼灸大全》),髖骨(《針方六集》),分中(《針方六集·神照集》),環谷(《鍼灸學》(南京))。屬足少陽膽經。環跳是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的交會穴。回...
中醫學;鍼灸學;經外奇穴;經穴別名;中醫骨名;解剖學;腧穴學;下肢部奇穴;穴位特效按摩化痞丸
...痞丸爲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三首。《瘍醫大全》卷二十一引劉長隨方之化痞丸:處方:莪術(醋炒)、煅海浮石、煅瓦楞子、三棱(醋炒)、乾漆、大茴香、山楂、穿山甲、丁香、五靈脂、白芷、陳皮、延胡索、木香、牡丹...
中醫學;中藥學;方劑;消瘕散結;方劑學嘔吐病
...下淡淡,四肢厥冷,食既嘔吐。《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一:“病者胃中寒,心下淡淡,四肢厥冷,食既嘔吐,名曰寒嘔。或因傷食,多致傷胃氣;或因病曾經汗下,致胃氣虛冷之所爲也。”選用四逆湯、生硫黃丸、靈液丹、...
中醫內科學;中醫診斷學;中醫病證名;中醫學;疾病囟會
...),鬼門(《備急千金要方》),頂門(《扁鵲神應鍼灸玉龍經》),天窗(《醫心方》),囟門(《奇經八脈考》)。囟即囟門,會即會合,此穴當囟門閉合處,故名囟會。囟會穴主治頭面疾患等:如頭痛,目眩,面赤暴腫,...
中醫學;經穴;鍼灸學;督脈經穴;腧穴學;前頭部腧穴;穴位特效按摩帛書經脈
...墓(公元前168年)出土的帛書之一。原無篇名。內容記載十一脈,因名《帛書經脈》,或名《十一脈灸經》。《帛書經脈》有三種版本,近人又分別稱爲《足臂十一脈灸經》和《陰陽十一脈灸經》(分甲種本、乙種本兩種)。參...
中醫學;經絡學;書籍;鍼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