兌疽
拼音:duìjū兌疽病名。兌疽爲多意之病名。屬同名異病。《靈樞·癰疽》中之“發於尻,名曰銳疽,其狀赤堅大。”尻在尾骨下,銳與兌通,《靈樞》之銳疽即兌疽。《劉涓子鬼遺方》卷四:“發於尻,名曰兌疽。”故知兌疽與...
中醫病名太陽發
...業詞典];太陽發爲病名,系生於瞳子髎穴處之癰疽。出《外科啓玄》卷四。其病因多由足少陽膽經火毒蘊結而成,瘡起根赤而有膿。痛者爲順,反之爲逆。一般可按外癰治療。如大渴悶亂,出血不止,或其色青黑而不知痛者,預...
中醫學;中醫病證名足跟瘡
拼音:zúgēnchuāng足跟瘡病名。生於足跟部之慢性潰瘍。出《外科樞要》卷三。又名兔齧。多因患部癰疽失治,或局部受壓磨擦,使溼熱鬱結而不化,邪滯血瘀而不去所致。初起可見局部腫脹疼痛,色呈紅紫如熟棗,破潰膿出,...
中醫病名脾發疽
拼音:pífājū脾發疽病名。癰疽發於胸脅脾經部位者。出《外科證治準繩》卷三。多由飲食不節,脾經積火成毒而發。即有頭疽生於胸脅部食竇穴(第五肋間,前正中線旁開六寸)處。證治參見有頭疽及膻中疽條。
中醫病名腳心癰
拼音:jiǎoxīnyōng腳心癰病名。指癰疽生於足心處者。出《外科活人定本》卷二。即湧泉疽。詳見該條。
中醫病名肩風毒
拼音:jiānfēngdú肩風毒病名。癰疽生於肩髃穴者。見《外科大成》卷二。又名臂風毒。多因風邪襲於肩髃穴之骨縫,與溼稽留而化熱所致。證見初起紅腫熱痛,腫塊小者如杏,大者如桃,痛引肩臑,更兼拘急。治宜祛風利溼,...
中醫病名搭手
拼音:dāshǒu搭手病名。癰疽生於腰、背一定部位者。出《外科理例》卷一。又有上、中、下搭手之分。以患者之手於背、腰部所能觸及之處而命名。證治參見上搭手、中搭手、下搭手等條。
中醫學;中醫外科學;瘡瘍;中醫病名;有頭疽搭串
拼音:dāchuàn搭串病名。癰疽生於肩部而左右蔓延之病證。出《證治準繩·外科》卷三。即左右串。詳見該條。
中醫病名穿板疽
拼音:chuānbǎnjū穿板疽病名。指癰疽生於足心處者。出《外科真詮》捲上。即湧泉。詳見該條。
中醫病名腳背發
...脫疽條。癰疽發於足背衝陽,陷谷二穴者·腳背發:出《外科啓玄》卷四。指癰疽發於足背衝陽,陷谷二穴者。腳發·腳背發:出《外科活人定本》。即腳發。腳發爲病名。出《外科樞要》卷三。又名足發背、腳背發、足跗發、...
中醫學;中醫外科學;瘡瘍;中醫病證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