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背發

中醫外科學 中醫病證名 瘡瘍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iǎo bèi fā

2 英文參考

phalangeal gantren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pyogenic carbuncle of back of foot[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cellulitis of foot dorsum[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3 概述

腳背發爲病證名[1]。有三個義項。

4 脫疽疔·腳背發

出《仙傳外科祕方》卷九。又名脫疽疔[1]消渴病合併脫疽者,初發可先治消渴,服流氣飲苦蔘丸解毒生肌,外用桐油無名異煎至一沸入花椒一勺、加蓼葉在內同煎,浸七天後,單以此葉貼在患處,餘可參見脫疽[1]

5 癰疽發於足背衝陽陷谷二穴者·腳背發

出《外科啓玄》卷四。指癰疽發於足背衝陽陷谷二穴者[1]

6 腳發·腳背發

出《外科活人定本》。即腳發[1]

腳發爲病名[2]。出《外科樞要》卷三。又名足發背腳背發足跗發龜毒蛇沿毒[2]。泛指足部的結毒腫痛,多發於足背[2]

足發背(cellulitis of foot dorsum)爲病證名[3]。出《瘍科選粹》卷五。即腳發[3],又名腳背發足跗發龜毒蛇沿毒[3]。是指生於足背部的發[4]。爲急性化膿性疾病[5]。其特點是全足背高腫掀紅疼痛足心不腫。

足部的結毒腫痛,多發於足背[5]

瘍醫大全》雲:“腳發背生於腳背筋骨之間,乃足三陰三陽之所司也,皆緣溼熱相搏,血滯於至陰之交或赤足行走沾染毒涎,抑或撞破誤觸污穢而成。”

足發背相當於西醫的足背部皮下疏鬆結締組織的化膿性炎症

足發背有兩種類型:一爲足背焮腫疼痛,易潰易斂,位於皮肉,爲癰屬陽,相當於現代醫學的足背部急性化膿性炎症;一爲足背微赤微痛,難潰難斂,位於筋骨,爲疽屬陰,相當於現代醫學的足部骨與關節的慢性化膿性炎症

6.1 腳發病因病機

腳發三陽溼熱乘虛下注或外傷瘀血化熱、或足三陰經精血虧損所致[5]

腳發多因溼熱下注於足背部,氣血凝滯,蘊積成毒,化熱外發;或因足部外傷瘀血阻滯,感染毒邪而成。

腳發多由風溼熱毒、積結三陽,或由於三陰精血虧損,溼熱下注,或因外傷染毒氣滯血瘀而成。

6.2 腳發的診斷

常有足部皸裂、破傷或扭傷病史。

腳發初起足背紅腫,灼熱疼痛,腫勢瀰漫,邊界不清,活動受限。約5~7天后腫脹迅速增大而化膿,伴寒戰高熱、納差、噁心欲嘔等全身症狀。潰後膿出稀薄或夾有血水,皮膚溼爛,全身症狀也隨之減輕。若局部潰破遲緩,潰後久不收口,可損傷筋骨。

陽證初起足背紅腫,灼熱疼痛。身伴寒熱四肢酸楚。成膿時腫勢漸聚;潰後出膿黃稠,身熱漸退。

陰證初起足背微赤微腫,身熱不明顯,或色紫暗,腫勢散漫,成膿遲緩。潰後膿出清稀,或瘡口紫暗下陷,出膿如污血水。

患肢活動不利。

6.3 需要腳發鑑別的疾病

腳發需與足部丹毒相鑑別。丹毒皮膚出現水腫性紅斑,灼熱疼痛,紅斑界限清楚,漸向四周漫延,有時其上出現水泡,以其足背不高腫,不潰腐爲特點。

丹毒皮色鮮紅,邊界清楚;一般不會化膿;常有反覆發作史。

6.4 腳發辨證治療

足腑爲三陰三陽交接之處。傷於足叄陽者,邪發自於表,病位淺而體質不虛,屬實證,紅腫灼熱疼痛明顯而膿稠易斂。傷於足叄陰者,氣血先自虧損,毒發之於髒,病位深而精血虧虛,屬虛證,紅熱疼痛不明顯而膿稀難斂。治療陽證清熱解毒,和營利溼爲主,陰證以補託爲主。

6.4.1 溼熱下注

足發背·溼熱下注證(cellulitis of foot dorsum with pattern of dampness-heat diffusing downward)是指溼熱下注,以足背紅腫瀰漫,灼熱疼痛,化膿潰破,伴寒戰高熱納呆,或泛惡,舌質紅,舌苔黃膩,脈滑數爲常見症的足發背證候[5]

6.4.1.1 症狀

足背紅腫,灼熱疼痛,腫勢瀰漫;伴寒戰高熱噁心欲吐,大便祕結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初起全身寒熱,患部堅硬紅腫[5]。如疼痛作膿者,多屬溼熱下注,預後較好[5]

足附紅腫,焮 熱疼痛惡寒發熱口乾不欲飲,小便黃。舌紅苔黃膩,脈浮滑數。成膿潰後,膿出黃稠,脈靜身涼,瘡口易斂。

6.4.1.2 辨證分析

溼熱毒邪與正氣相搏,故寒戰高熱溼邪中阻,故噁心欲嘔、納差;溼熱內結,故便祕、尿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爲溼熱下注之象。

6.4.1.3 治法

清熱解毒,和營化溼

6.4.1.4 方藥治療
6.4.1.4.1 主方

五神湯(鄒嶽《外科真詮》)合萆薢化毒湯高秉鈞瘍科心得集》)加減處方金銀花9克,紫花地丁9克,川牛膝9克,土茯苓30克,車前子9克(包煎),川萆薢12克,秦艽9克,生苡仁12克,當歸9克,牡丹皮9我,連翹9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腫聚成膿者,加穿山甲9克、皁角刺9克。

五神湯仙方活命飲加減。

宜服仙方活命飲木瓜牛膝;外用隔蒜灸或用蜜搗菊花葉芙蓉葉等分外敷[5]

6.4.1.4.2 中成藥

連翹敗毒丸,每次6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6.4.1.4.3 單方驗方

(1) 發背未潰方(田鳳鳴驗方處方蒲公英20克,紫花地丁20克,金銀花20克,連翹20克,牡丹皮20克,赤芍20克,柴胡20克,甘草10克,丹蔘10克。水煎服,每日1劑。(注:方名系由編者所擬。)

(2) 發背已潰方(高新賜《河南中醫》1986.3)處方全蠍9克,大黃9克,穿山甲珠9克。水煎服,每日1劑。(注:方名系由編者所)

(3) 蜂房散,參見“手發背風熱單方驗方

6.4.1.5 外治法

外用隔蒜灸或用蜜搗菊花葉芙蓉葉等分外敷。

陽證初起外敷金黃膏玉露膏。膿成後切開排膿。潰後先以八二丹、七叄丹藥線引流,外敷紅油膏。膿去新生,改用生肌散生肌白玉膏收口。

6.4.2 精血虧損/虛火灼筋

若色微赤腫、膿清、久不癒合,屬精血虧損。

足發背·虛火灼筋證(cellulitis of foot dorsum with pattern of deficiency- fire scorching tendon)是指虛火灼筋,以足背微赤腫痛,或瘡色紫暗,成膿遲緩,日久潰膿清稀,瘡腐色暗難收斂,伴頭暈目眩,午後低熱,五心煩熱盜汗舌質暗紅,舌苔少,脈細數爲常見症的足發背證候[5]

6.4.2.1 症狀

足背微赤微痛,腫熱散漫,或瘡色紫暗,邊界不清,日久方能成膿,膿出清稀,或出污臭血水。舌紫暗,苔白,脈細弱。

6.4.2.2 治法

溫補脾腎,散結消腫。

6.4.2.3 方藥治療
6.4.2.3.1 主方

陽和湯王維德外科證治全生集》)合十全大補湯陳師文等《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加減處方熟地黃15克,附子9克,黨蔘15克,鹿角膠9克(烊化),白芥子6克,肉桂3克(焗服),白朮9克,麻黃6克,炙甘草6克,白芍9克,當歸9克,茯苓15克,川芎9克。水煎服,每日1劑。膿成難潰者,加穿山甲9克、皁角刺9克、黃芪30克。

宜用六味地黃湯補中益氣湯隨證取用;色黯不潰者,用桑枝灸以行鬱滯助陽氣,並服十全大補湯八味丸健脾胃滋化源[5]

6.4.2.3.2 中成藥

(1) 陽和丸,每次3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2) 十全大補丸蜜丸每次9克,水蜜丸每次6克,每日2~3次,溫開水送服。

(3) 小金丹,每次0.6克,每日2次,7歲以上兒童減半,7歲以下小兒每次0.15~0.2克,重症成成人每次1.2克。打碎,溫黃酒溫開水送服,醉蓋取汗。

6.4.2.3.3 單方驗方

(1) 發背未潰方(田鳳鳴驗方處方蒲公英20克,紫花地丁20克,金銀花20克,連翹20克,牡丹皮20克,赤芍20克,柴胡20克,甘草10克,丹蔘10克。水煎服,每日1劑。(注:方名系由編者所擬。)

(2) 發背已潰方(高新賜《河南中醫》1986.3)處方全蠍9克,大黃9克,穿山甲珠9克。水煎服,每日1劑。(注:方名系由編者所)

(3) 蜂房散,參見“手發背風熱單方驗方

6.4.2.4 外治法

陰證初起用沖和膏回陽玉龍膏陽和解凝膏外敷。潰膿後摻陰毒內消散,外敷陽和解凝膏。腐去瘡面紅活,改用生肌、生肌白玉膏收口。

6.5 腳發的預後

由於足背多骨,肉少皮薄,下肢末梢血循較差,故癰疽發於足背者,消退或成膿均較遲緩,癒合較難[5]

溼熱下注者預後較好[5]

6.6 腳發患者日常保健

陽證患者應臥牀休息,限制足附部活動,抬高患肢。

陰證患者應限制局部活動,以利其修復

足部扭傷或破損應及時治療,以防誘發本病。

6.7 關於發

發(cellulitis)爲病證名[6]。出《劉涓子鬼遺方》。是指病變範圍較癰大的急性化膿性疾病[6]。“癰之大者名發。”說明發的病變範圍較癰爲大。故一般把來勢迅猛而病變範圍大於癰的外瘍稱之爲發。其特點是在皮膚疏鬆的部位突然紅腫蔓延成片,灼熱疼痛,紅腫以中心最爲明顯,而四周較淡,邊緣不清,有的3~5天后皮膚溼爛,隨即變成褐色腐潰,或中軟而不潰,伴有明顯的全身症狀

發的名稱,因發病部位、病因及病情不同而命名各異[6]。如乳發、足背發、環項發[6]

外科精義》雲:“夫五發者謂疽發於腦、背、肩、髯、鬢是也。”

生於結喉處的,稱爲鎖喉癰;生於臀部的稱爲臀癰;生於手背部的,稱爲手發背;生於足背的,稱爲足發背

發相當於西醫的癤、癰併發蜂窩組織炎急性蜂窩組織炎

詳見條。

7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603.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602.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55.
  4. ^ [4]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5. ^ [5]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6. ^ [6]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51.

腳背發相關藥物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