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褌散
...燒褌散組成:婦人中褌近隱處(燒作灰)。主治:傷寒,陰陽易,其人身體重,少氣,少腹裏急,或引陰中拘攣,熱上衝胸,頭重不欲舉,眼中生花,膝脛拘急。用法用量:上1味,每服方寸匕,水調下,日3次。小便即利,陰頭...
中醫學;方劑學;方劑白細胞減少症
...對白細胞減少症的病因病機認識,基本趨於一致,認爲與五臟之心、肝、脾、腎四髒有關,其中脾、腎兩髒的關係尤爲密切。本虛(即脾腎兩虛)是白細胞減少症的根本原因,此外,熱毒侵襲和瘀血凝結也是引起和加重本病的重...
疾病;中醫學四時調攝
...2004)]四時調攝爲養生學術語。指應順一年四季時令節氣陰陽變化的規律,運用相應的養生保健方法。養生要根據四時變化調節起居、飲食和精神情志活動,使人體陰陽氣血順應於天地自然的變化。《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
中醫學;養生術語;養生學;養生方法五閱
拼音:wǔyuè五閱爲診斷學術語。閱,察閱之意。五閱是指觀察五官的表象來推斷五臟的病變。出《黃帝內經靈樞·五閱五使》。張景嶽注:“五臟主於中,五官見於外,內外相應,故爲五臟之閱。”
中醫學;中醫診斷學五使
...essenger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五使爲病理生理名詞。五使爲五臟之使。指五臟內在變化反映於外表的五種氣色。察色是診法的基本內容之一。因外表上各種不同色澤的呈現,是內在的五臟所支配的,故名。《靈樞·五閱五使》:“...
中醫學;中醫診斷學;臟腑五官
...:五官指鼻、眼、口脣、舌、耳等五個器官。它們分屬於五臟,爲五臟的外候。《黃帝內經靈樞·五閱五使》:“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脣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腎之官也”,“五官者,五臟之...
中醫學;中醫病因病理學名詞;人體部位名;中醫診斷學;鍼灸學五部
...];五部爲人體部位名。《內經》診候癰疽生於體表,內連五臟的五個重要部位。《黃帝內經靈樞·寒熱病》:“五臟,身有五部:伏兔一;腓二,腓端腨也;背三;五藏之腧四;項五。此五部有癰疽者死。”此五部位內連五臟,...
人體部位名;中醫學五變
...biàn英文:fivechange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概述:五變:1.與五臟相應的色、時、音、味、日等五種變化;2.由於形體與歲運之間五行相剋的關係,以致成爲發病的因素;3.《黃帝內經靈樞》篇名。與五臟相應的色、時、音、味、日...
中醫學;五行學說;書籍;中醫病因病理學名詞痿躄
...又名。主要指四肢痿弱、足不能行。《素問·痿論》:“五臟因肺熱葉焦,發爲痿躄。”《顧氏醫鏡》:“言五臟之痿,皆因於肺氣之熱,致五臟之陰俱不足而爲痿躄。五痿雖異,總曰痿躄。”參見痿條。
中醫學;中醫病名微熱
...“身微熱,煩躁面赤,脈沉而微,此名陰證似陽也。”指五臟微熱:微熱指五臟微熱。《景嶽全書·雜證謨》:“治五臟之熱,當察微甚,如心經之微熱者,宜二陰煎、安神丸、天王補心丹、導赤散之類,皆可隨證酌用。”
中醫學;中醫診斷學;問診;問寒熱;中醫症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