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傷燥痰
...》。《症因脈治·內傷痰症》:“燥痰之症,咳嗽喘逆,痰火上升,時咳時止,痰不能出,連嗽不已,面赤氣升,此內傷燥痰之症也。”多因肺腎陰虧,或膏粱厚味,腸胃積熱,火灼津液而致。治宜養陰潤肺爲主。選用二冬二母...
中醫學;中醫病證名麻症齁(鼻合)(hōuhē侯呵)
...:“麻屬肺胃,如喉中有痰,齁(鼻合)而鳴者,其證屬痰火之候。”治宜清肺消痰,用《張氏醫通》除熱清肺湯(石膏、玄蔘、生地黃、赤芍藥、貝母、栝樓根、麥門冬、甘草)加減。
中醫病證名綠映瞳神證
...處隱隱綠色,自視亦漸覺昏眇,病甚始覺深綠。”本病爲痰火溼熱害及清純之氣也。治療應參考綠風內障的理法方藥。
中醫證名梁學孟
拼音:liángxuémèng梁學孟明代醫生。字仁甫。竟陵(今湖北天門)人。嘗謂十二經之病,火居大半,人遭暴夭,多爲火證。遂撰《痰火顓門》四卷(1610年)。
醫家;人物百科;明代癆火喉
拼音:láohuǒhóu癆火喉病名。係指虛癆引起的喉痛病證。《喉科金鑰》上卷:“痰火虛癆,咳損肺金而喉痛者。乃水竭於下,火浮於上。”治宜滋陰潤肺。方用百合固金湯等加減。本病相當於結核性咽炎、喉炎。
中醫病名聚咳
拼音:jùké聚咳病證名。指連續性咳嗽因於風寒襲肺所致。《不居集》卷十五:“聚咳,風寒入肺,每一咳則連數百不止,不能轉氣,宜三拗湯。久則杏仁煮豬肺,或薑汁調蜜亦好,參蘇飲加細辛。”參見風寒咳嗽、頓咳等條。
中醫病證名瞼硬睛痛
...。又名瞼鞭睛疼。《張氏醫通》卷八描述其病因爲“風熱痰火及頭風夾攻,血滯於睥內所致”。治宜祛風清熱,滌痰涼膈散瘀。方用涼膈散。外治可劆洗去瘀或塗焮腫膏。參見椒瘡、腫脹如杯、瘀血貫睛條。
中醫病證名夾痰傷寒
...”外感風寒,每涉於痰,多由素有痰積,或夾痰飲,或夾痰火,復感風寒及形寒飲冷所致。”可選用越婢加半夏湯、小青龍湯、瓜蒂散等方。
中醫學;中醫病證名火嗽
...。蓋以肺腎二經乃人身之化源,二經有虧,則化源絕。故痰火益盛,而嗽發不止也。宜滋陰清化丸。”參見咳嗽:咳嗽爲病名。出《黃帝內經素問·五臟生成篇》。宋以前,咳、嗽同義。《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咳謂無痰而...
中醫學;中醫病證名火傷風
...《赤水玄珠》卷一:“熱傷風,咳嗽喉疼、面熱,此素有痰火鬱熱在內,熱極生風或爲風寒所束不得發越。此熱爲本,寒爲標。治宜清熱散寒。經雲,火鬱則發之。又日,風寒外束者可發,二陳湯加桔梗、天花粉、玄蔘、薄荷、...
中醫學;中醫病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