疽癰逆順刺
卷第二十三·九針之三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見《靈樞》卷九第六十《玉版》篇。自黃帝曰病生之時至末,又見《甲乙經》卷十一第九。黃帝曰∶餘以少針爲細物也,夫子乃上合之於天,下合之於地,中合之於人,餘以爲過針...
中醫古籍;黃帝內經太素;卷第二十三·九針之三;唐;楊上善知官能
卷第十九·設方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見《靈樞》卷十一第七十三《官能》篇,又見《甲乙經》卷五第四《針道》篇。黃帝問岐伯曰∶餘聞九針於夫子,衆多矣不可勝數,餘推而論之,以爲一紀。餘司誦之,子聽其理,非則語...
中醫古籍;黃帝內經太素;卷第十九·設方;唐;楊上善量順刺
卷第二十三·九針之三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見《靈樞》卷八第五十五《逆順》篇。自刺法曰無刺之熱至不治已病,見《甲乙經》卷五第一。自伯高曰兵法無迎逄逄之氣至與脈相逆者,又見日本《醫心方》卷一。黃帝問伯高曰...
中醫古籍;黃帝內經太素;卷第二十三·九針之三;唐;楊上善制九針法
...針形有九敘之於下一曰針長一寸六分頭大末銳主瀉陽氣(靈樞)○平半寸長一寸六分頭大末銳主熱在頭分(易老)二曰圓針長一寸六分針如卵形揩摩分間不得傷肌肉以瀉分氣(靈樞)○鋒如卵形肉分氣病宜用此(三曰針長三寸半鋒如黍粟...
中醫古籍;鍼灸集成;卷一;清;廖潤鴻九針十二原第一
黃帝問於岐伯曰:餘子萬民,養百姓,而收其租稅。餘衰其不給,而屬有疾病。餘欲勿使被毒藥,無用砭石,欲以微針通其經脈,調其血氣,營其逆順出入之會,令可傳於後世。必明爲之法,令終而不滅,久而不絕,易用難忘,...
中醫古籍;黃帝內經·靈樞;戰國;佚名;卷一十二水
卷第五(卷首缺)·人合平按∶此篇見《靈樞》卷三第十二《經水》篇,又見《甲乙經》卷一第七,惟文法略異。黃帝問於岐伯曰∶經脈十二者,外合於十二經水,而內屬於五臟六腑。(天下凡有八十一州,此中國,州之一也,...
中醫古籍;黃帝內經太素;卷第五(卷首缺)·人合;唐;楊上善靈樞經水
卷一靈樞經文足陽明。五臟六腑之海也。其脈大。血多。氣盛。熱壯。刺此者。不深弗散。不留不瀉也。足陽明刺深六分。留十呼。足太陽深五分。留七呼。足少陽深四分。留五呼。足太陰深一分留四呼。足少陰深二分。留三呼...
中醫古籍;鍼灸逢源;卷一靈樞經文;清;李學川逆順第五十五
黃帝問於伯高曰:餘聞氣有逆順,脈有盛衰,刺有大約,可得聞乎?伯高曰:氣之逆順者,所以應天地陰陽、四時五行也。脈之盛衰者,所以候血氣之虛實有餘不足。刺之大約者,必明知病之可刺,與其未可刺,與其已不可刺也...
中醫古籍;黃帝內經·靈樞;戰國;佚名;卷八陰陽清濁篇第四十
卷四諸本無篇字。馬雲。陰陽者。陰經陽經也。陰經受清氣。陽經受濁氣。故名篇。夫一人者(止)其合爲一耳張雲。察之一人。亦有亂氣。況天下乎。故推於一人。即可以知天下。然則人己血氣本不一。而不一之理則一也。受...
中醫古籍;靈樞識;卷四;日本;丹波元珍靈樞根結篇
卷一靈樞經文太陽爲開。(謂陽氣發於外。爲三陽之表也。)開折。則肉節瀆。而暴病起矣。(折。損傷也。)瀆者皮肉宛而弱也。(消瘦幹苦之謂。)陽明爲闔。(謂陽氣蓄於內。爲三陽之裏也。)闔折。則氣無所止息。而痿疾起矣。無...
中醫古籍;鍼灸逢源;卷一靈樞經文;清;李學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