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理氣
第一卷·通治部分氣血兼理藥與理氣藥味辛,性溫,無毒。入肺、脾、肝三經。生用理氣,煨熟止瀉。平肝降氣,鬱可開而胎可安,健胃寬中,食可消而痢可止。何患乎,鬼邪蠱毒,無憂於冷氣心疼。氣味純陽,故辟邪止痛。吐...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氣血兼理藥與理氣藥;明;李中梓加減金匱腎氣丸
卷之三金匱順氣丸即仲景腎氣丸加車前子牛膝內熟地用四兩茯苓(三兩)附子(五錢)餘各一兩子爲君此薛新甫重定者治肺腎虛腰重腳腫小便不利或肚腹腫脹四肢浮腫或喘急痰盛如神此證多因脾胃虛弱治失其宜元氣受傷而變證者...
中醫古籍;祖劑;卷之三金匱順氣丸;明;施沛都氣丸
卷之三金匱順氣丸即仲景腎氣丸加五味子補左右二腎水火兼益
中醫古籍;祖劑;卷之三金匱順氣丸;明;施沛第三節·夾飲傷寒
...。散邪滌飲。然惟夾溢飲症。水流四肢。身體疼重。最爲的對。若夾支飲症。咳逆倚息。短氣不得臥。形腫胸滿。喉中如水雞聲者。則當用射干麻黃湯。(射干錢半、麻黃八分、姜半夏二錢、款冬花、紫菀各三錢、五味子、細辛...
中醫古籍;重訂通俗傷寒論;第九章·傷寒夾證;清;俞根;徐榮齋四、道宜參證儒書丹書醫書說
上編·原理源流篇第四章·洗髓易筋與各家學說的關係釋氏之書,文本梵語,理尚虛無,不譯以儒家文本難明,不參以丹醫二經無徵。謹按易筋洗髓,譯在南北朝。時語言文本,多古音古義,非證以十三經,及周秦諸子,隋唐以...
中醫古籍;達摩洗髓易筋經;上編·原理源流篇第四章·洗髓易筋與各家學說的關係;唐;項楊惠;吳德華;張鑑若;曹江治溼之劑
...兩加淡味桂半錢煎服清按此解散溼熱上中二焦之劑太陰經的藥也良方胃苓湯治夏秋之間脾胃傷冷水谷不分泄瀉不止五苓散平胃散上和合姜棗煎空心服按此乃表裏除溼之劑東垣所謂上下分消其溼是也太陽太陰經藥也出陽明飲痞例仲...
中醫古籍;玉機微義;卷六泄瀉治法;元;明;徐彥純3.腦充血頭疼
...生石決明(五錢搗碎)天冬(五錢)生雞內金(二錢黃色的搗)蘇子(二錢炒搗)茵陳(錢半)甘草(錢半)共煎湯一大盅,溫服。複診將藥連服四劑,諸病皆見輕,脈象亦稍見柔和。惟大便六日仍未通行,因思此證必先使其大...
中醫古籍;醫學衷中參西錄;五、醫案(四)腦充血門;清;張錫純(二)理氣
第一卷·通治部分氣血兼理藥與理氣藥味苦,性微溫,無毒。入肺、肝二經。童便浸,曬,焙。生用發表,制用化氣。消痰開鬱,解憂釋疑。止脅下痛與腹內脹疼,治胸中熱與脘際悶痞。胎產常用,女科偏宜。十二經通,三焦暢...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氣血兼理藥與理氣藥;明;李中梓(二)理氣
第一卷·通治部分氣血兼理藥與理氣藥味甘、微苦,性平。入肝、胃二經。舒氣化痰,通絡散結。可消阻滯,又能活血。金御乘稱之爲橘絲,謂其專能宣通經絡滯氣。趙學敏謂其驅皮裏膜外積痰,活血。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氣血兼理藥與理氣藥;明;李中梓(二)理氣
第一卷·通治部分氣血兼理藥與理氣藥味苦,性微溫,無毒。入脾、胃二經。開心腹之氣,逐皮膚之水。主用與檳榔相仿,但力少緩耳。鴆鳥多集大腹樹上,宜以大豆汁多洗,令黑汁去盡,火焙用。病涉虛者勿用。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氣血兼理藥與理氣藥;明;李中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