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性禁忌第一
...至後庚辛日,皆不可合陰陽。大凶。凡大月十七日、小月十六日,此各毀敗日,不可交會,犯之傷血脈。凡月二日三日五日九日二十日,此生日也,交會令人無疾。凡新沐遠行及疲、飽食醉酒、大喜大悲、男女熱病未瘥,女子月...
中醫古籍;千金翼方;卷第十二·養性;唐;孫思邈攝生要義
...有至和之常。制利關節,有導引之方;流行榮衛,有吐納之術。忍喜怒,以養陰陽之氣;節嗜慾,以固真元之精。保形延命,可謂備矣。使禁忌之理,知有未周,雖雲小節之常,亦有大道之要。故食有侵性,不可不慎者。古語云...
中醫古籍;古今醫統大全;卷之一百養生餘錄(下);明;徐春甫針道源流
...陳會所撰。先着《廣愛書》十二卷,慮其浩瀚,獨取一百一十九穴,爲歌爲圖,仍集治病要穴,總成一帙,以爲學人守約之規。南昌劉瑾校。《鍼灸節要》三卷、《聚英》四卷,乃四明梅孤高武纂集。《鍼灸捷要》,燕山廷瑞徐...
中醫古籍;鍼灸大成;卷一;明;楊繼洲鼻統論
卷第一百一十六鼻門論曰肺爲五臟華蓋,開竅於鼻,肺氣和則鼻亦和,肺感風冷,則爲清涕,爲爲息肉,爲不聞香臭,肺實熱,則爲瘡爲痛,膽移熱於腦,則濁涕不已,謂之鼻淵,惟證候不同,故治療亦異。
中醫古籍;聖濟總錄;卷第一百一十六鼻門;宋;由政府組織編寫天門冬丸
卷第三積熱方一十六道治上膈壅盛,咽喉腫痛,脣焦舌幹,腮頰生瘡,痰熱煩渴。天門冬(去心,三分)紫蘇葉(半兩)百藥煎(半兩)黑參(細實者,湯浸洗,焙乾)牛蒡子(別研。三味各一分)上件爲細末,和勻,煉蜜爲丸...
中醫古籍;楊氏家藏方;卷第三積熱方一十六道;宋;楊倓火府丸
卷第三積熱方一十六道治心、肝二經蘊蓄邪熱,口燥咽乾,大渴引飲,潮熱煩燥,目赤睛疼,脣焦鼻衄,赤澀,癃閉不通。生乾地黃黃芩木通(三味各二兩)犀角(一兩)甘草(三錢,微炙)上件爲細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中醫古籍;楊氏家藏方;卷第三積熱方一十六道;宋;楊倓烏犀丸
卷第三積熱方一十六道治一切風熱壅滯,大便祕澀,小便赤黃,煩躁喘滿,腰腳重痛,兼治香港腳。黑牽牛(四兩,生用)皁角(二兩,不者,炙令香,颳去尖、弦、子)細松煙墨(半兩,上件爲細末,麪糊爲丸如梧桐子大。每...
中醫古籍;楊氏家藏方;卷第三積熱方一十六道;宋;楊倓等涼丸
卷第三積熱方一十六道去肝經熱毒,清利頭目,涼血消壅。黑參龍膽草(二味等分)上件爲細末,麪糊爲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人蔘湯下,食後,稍空腹服。
中醫古籍;楊氏家藏方;卷第三積熱方一十六道;宋;楊倓芎黃丸
卷第三積熱方一十六道治風熱壅盛,頭昏目赤,大便艱難。川芎大黃(錦紋者,用無灰酒一碗浸,火煮令酒盡,焙乾。各二兩)上件爲細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熟水下,食後。
中醫古籍;楊氏家藏方;卷第三積熱方一十六道;宋;楊倓藕汁膏
卷第三積熱方一十六道涼血解肌,除五心煩熱。藕汁(三盞)生地黃汁(三盞)生薄荷汁(一盞)蜜(一盞)生薑汁(半盞)上件銀、石器內慢火熬成稠膏。每服半匙,濃煎當歸湯化下,不拘時候。
中醫古籍;楊氏家藏方;卷第三積熱方一十六道;宋;楊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