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痹 2016年07月12日修訂版

BY fengchuile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胸痹:1.胸膺部痞塞疼痛爲主症的病症;2.胃痹。

胸膺部痞塞疼痛爲主症的病症·胸痹

胸痹(chest discomfort[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chest bi chest painful impediment[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爲病名[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49.。出《黃帝內經靈樞·本藏》。

《中醫藥學名詞》(2004):胸痹是指以胸悶或發作性心胸疼痛爲主要表現的疾病[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中醫藥學名詞》(2010):胸痹是指胸陽不振,以胸悶或發作性心胸疼痛爲主要表現的疾病[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本病見於冠心病、心絞痛等疾患[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49.

胸痹的病因病機

胸痹多因上焦陽氣不通,水飲、痰濁、瘀血結於胸中,脈絡不通而成[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583.

胸痹的症狀

胸膺部悶窒疼痛爲主症[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583.[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49.

《肘後備急方》卷四:“胸部之病,令人心中堅痞忽痛,肌中苦痹,絞急如刺,不得俯仰,其胸前皮皆痛,不得手犯,胸滿短氣,咳嗽引痛,煩悶自汗出,或徹引背膂。”

多見於現代醫學中的冠心病心絞痛、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慢性心肺疾患中[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583.

胸痹的分類

有按證情輕重將胸痹分爲胸滿、胸痛者[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49.。胸痹輕者僅感胸悶如塞,時發時息;重者則胸痛如絞,伴氣急喘息,甚至胸滿不得平臥[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583.。《金匱要略·訂正金匱要略注》卷二十:“胸部之病輕者即今之胸滿,重者即今之胸痛也。”

胸痹的治療

中藥方劑

《金匱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並治》:“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口脈沉而遲,關上小緊數,栝蔞薤白白酒湯主之。”

“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者,栝蔞薤白半夏湯主之。”

“胸痹心中痞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枳實薤白桂枝湯主之,人蔘湯亦主之。”

“胸痹胸中氣塞,短氣,茯苓杏仁甘草湯主之,橘枳薑湯亦主之。”

“胸痹緩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

鍼灸

體針

取膻中、心俞、厥陰俞、巨闕、內關、通裏等穴爲主[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583.。虛寒者加灸氣海、關元;痰濁者加豐隆、足三裏;瘀血者加膈俞、三陰交[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583.

耳針

取心、腦、胸、下腳端等穴爲主,輔以緣中、肺、肝、降壓溝、枕、興奮點等穴區,每次選3~5穴,強刺激,留針1小時[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583.

注意:胸痛劇烈,汗出肢冷,面脣青紫之重者,應及時採取綜合治療[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583.

胃痹·胸痹

胸痹爲病名,指胃痹[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49.

症狀

《症因脈治》卷三:“胸痹之症,即胃痹也。胸前滿悶,凝結不行,食入即痛,不得下嚥,或時作嘔。”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