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術丸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wū shù wán

2 聖濟總錄》卷九十六

2.1 方名

烏術丸

2.2 組成

蒼朮(東流水浸10日,去黑皮,切片,焙)半斤,烏頭(米泔浸5日,逐日換泔,炮裂,去皮臍)3兩,蜀椒(口開者,燒磚令紅,以醋潑磚,安椒,蓋出汗,取紅用)3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3兩,青鹽1兩(研)。

2.3 功效

水髒,壯筋骨,止小便補脾腎,暖下元

2.4 主治

腹中雷鳴,臍下(疒丂)撮疼痛虛勞

2.5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食前鹽酒送下。

2.6 製備方法

上藥搗羅4味爲末,與鹽拌勻,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3 醫方類聚》卷九十八引《施圓端效方》

3.1 方名

烏術丸

3.2 組成

五靈脂2兩,川烏(炮,去皮臍)2兩,蒼朮(酒浸,薄切,熬幹)2兩,自然銅(燒熟)1兩,(一方加當歸1兩)。

3.3 主治

風寒溼痹四肢痛攣,不能步握。

3.4 用法用量

每服7丸,酒送下。漸加丸數,服至麻不加。

3.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水糊爲丸,如梧桐子大。

4 醫方類聚》卷二十三引《王氏集驗方

4.1 方名

烏術丸

4.2 組成

蒼朮4兩(不去皮),草烏4兩(不去尖),生薑4兩,蔥白(連須)4兩。

4.3 主治

一切傷風頭疼,手足疼痹,及傷損筋骨疼痛

4.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蔥湯送下。

4.5 製備方法

上藥一處擂爛,盦3宿,夏1宿,焙乾,爲細末,麪糊爲丸,如梧桐子大。

4.6 用藥禁忌

服藥忌食熱物晌頃。

5 外科大成》卷四

5.1 方名

烏術丸

5.2 組成

蒼朮8兩(爲末,用生薑12兩取汁,加童便拌術曬),當歸2兩,草烏4兩(爲末,用蔥白4兩取汁,拌烏成餅,陰乾),白芷4兩。

5.3 主治

諸癬久不愈者。

5.4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酒、水任下。

5.5 製備方法

上爲末,酒糊爲丸,如梧桐子大。

6 聖濟總錄》卷四十六

6.1 方名

烏術丸

6.2 組成

草馬頭(淨洗)1斤,蒼朮2斤,陳橘皮(去白)半斤,甘草(生,椎碎)4兩,黑豆3升。

6.3 功效

補脾胃,壯氣進食,祛風

6.4 主治

脾胃虛弱,久積冷氣,飲食減少,腹內諸疾。

6.5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晚食前鹽湯或溫酒送下。

6.6 製備方法

上藥用水1石,煮幹爲度,去卻橘皮黑豆甘草,只取草烏頭蒼朮2味,曬乾,粗搗篩,焙乾,爲末,酒煮麪糊爲丸,如梧桐子大,焙乾,收瓷器中。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