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B1 2012年05月15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維生素英文縮寫VB1。又稱“硫胺素”、“抗炎素”、“抗腳氣病維生素”。B族維生素之一。VB1主要存在於種子外皮及胚芽中,酵母、瘦豬肉、米糠、麥麩、大豆等富含VB1。在體內經特異性的酶催化,VB1可與ATP作用,生成焦磷酸硫胺素(TPP)。TPP是糖代的一種重要的輔酶。所以,缺乏VB1時,使糖代謝受阻,一方面導致神經組織的供能不足,另一方面,使糖代謝過程中產生的丙酮酸、乳酸在血、尿和組織中堆積,從而引起多發性神經炎,並影響心肌的代謝及功能。患者易怒、健忘、食慾不振、手足麻木、皮膚粗糙、肌肉疼痛萎縮,嚴重時可產生手足腕下垂、下肢水腫和心力衰竭,臨牀上稱爲腳氣病。同時VB1還能抑制膽鹼酯酶的活性,使重要的神經介質乙酰膽鹼不被破壞,從而保持神經的正常興奮程度。當VB1缺乏時,則會導致胃腸蠕動慢、消化液分泌不足、消化不良等症狀。VB1缺乏症多因膳食不合理(如以精米爲主,又過度淘洗),烹調不當(如撈飯時棄丟米湯,煮粥時加鹼等),使VB1攝入量減少,長期發熱或患消耗性疾病,也可導致VB1缺乏。我國早在隋唐時便已使用富含VB1的“穀皮”來治療腳氣病了。目前做爲藥物使用的VB1多爲化學合成的硫胺素鹽酸鹽,除治療VB1缺乏症外,還用於許多疾病的輔助治療。

維生素B1的發明

腳氣病是日本在19世紀後期至20世紀初期與結核病並列的兩大多發病,過去稱爲“江戶病”。由於人們喫精米,腳氣病蔓延得很快,在日俄戰爭中就有很多人患腳氣病。以往關於腳氣病病因,有傳染和中毒兩種說法,真正的病因誰也不清楚。鈴木梅太郎1901年到1906年間在德國留學,回國後參加了“腳氣病臨時調查會”,他認爲病因在於精碾過的大米。他主張用實驗來證明精米中缺乏某種特別的無機成份,而這種成份在米糠裏卻含量很高。

1910年,鈴木梅太郎用脫脂劑除去米糠中的脂肪成份,又用加入了酒精等的磷酸使主要成份沉澱。他把所產生的物質命名爲硫胺素,並在第二年取得了專利權。

問題在於這種硫胺素到底對腳氣病能有多大療效?無條有權威的醫生全都拒絕試用。鈴木梅太郎只得託人請私人診所的醫生試用,療效確實不錯,據說連重病號服用後也很快就痊癒了。但是那位醫生在致鈴木梅太郎的信中又說,因爲痊癒的患者同時還接受了其他方法治療,所以很難說就是硫膠素的效果。

一時人們對鈴木梅太郎的結論很難接受。有這樣一個典型的事例,鈴木梅太郎事後回憶說:我在東京化學學會上披露了硫胺素可以治療腳氣病的消息。聽說這件事傳到當時醫學界的一位要人某博士的耳朵裏,他竟說:“鈴木認爲米糧能治腳氣,很無聊。是因爲心誠則靈。如果說米糠能治好腳氣病,那末喝小便也能治好。”

幾年之後,人們的種種懷疑和偏見終於在事實前被攻破了。此後不久,人們就搞清楚了鈴木梅太郎發現並從米糠裏提取出來的硫胺素,其實就是維生素民。

維生素B1藥品說明書

別名

抗腳氣病維生素;抗神經炎性維生素;硫胺;硫胺素;維生素乙1;鹽酸硫胺;鹽酸噻胺;乙一素 ,維生素B1

外文名

Vitamin B1 ,Thiamine, Betalin

適應症

用於腳氣病防治及各種疾病的輔助治療(如全身感染、高熱、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和妊娠期等)。

用量用法

成人每日的最小必需量爲1mg,孕婦及小兒因發育關係需要較多。口服:治療腳氣病及消化不良時,可根據病情,1次10~30mg,1日3次。或肌內注或皮下注,每次50~100mg,每日1次。本品不宜靜注。

注意事項

注射時偶有過敏反應,個別甚至可發生過敏性休克,故除急需補充的情況外很少採用注射。增大口服劑量時,並不增加吸收量。 過敏者用前需作皮試:取0.1ml稀釋成1ml,再取0.1ml皮下注射後20分鐘看反應結果。

規格

維生素B1片:每片5mg、10mg。針劑:每支50mg(1ml)、100mg(2ml)。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