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熱 2009年01月06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微熱   證名。指輕微發熱,可見於多種疾病。   ①陽明裏實證的一種熱型。《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裏證,大便難,身微熱者,此爲實也,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②輕度感冒之發熱,多在38℃以下。   ③指陰血虛所致之慢性、低度發熱,《證治準繩·雜病》:“有每遇夜身發微熱,……飲食如常,既無別證可疑,只是血虛、陰不濟陽,宜潤補之。”   ④指陰證發熱,《類證活人書》卷四:“身微熱,煩躁而赤,脈沉而微,此名陰證似陽。”   ⑤指五臟微熱。《景嶽全書·雜證謨》謂:“治五臟之熱,當察微甚,如心經之微者,宜二陰煎、安神丸、天王補心丹、導赤散之類,皆可隨證酌用。”   ⑥臨牀各科之感染性疾病(包括膠原性疾病)往往在病程的某一階段,均可呈現低熱。參見有關發熱諸條。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