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圍絕經期前後的外陰白色病變 修訂歷史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圍絕經期前後的外陰白色病變

ICD:N95.8婦產科圍絕經期前後由於卵巢功能逐漸衰退到卵巢功能停止,產生雌激素功能逐漸喪失致使外生殖器發生一系列生理變化,主要是不同程度的萎縮性改變。常見的老年皮膚病及腫瘤是老年多發病,國內發病率據調查爲73%~93%。圍絕經期前後的外陰白色病變在各年齡組均有發病,但高峯年齡在50 歲左右。圍絕經期前後由於卵巢功能逐漸衰退到卵巢功能停止,產生雌激素功能逐漸喪失致使外生殖器發生一系列生理變化,主要是不同程度的萎縮性改變。通常40 歲左右皮膚出現老化特徵,絕經後5~10 年改變明顯。外陰白色病變,係指一組女陰皮膚、黏膜營養障礙而致的組織變性及色素改變的疾病。以外陰奇癢,破潰,劇痛,皮膚變化爲特徵,治療困難,易復發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痛苦。此病爲慢性病變過程,病程長短不一,長者可達數十年。由於病因尚不明確,有關命名和治療方法也未統一。以往將女陰皮膚和黏膜發白,變粗或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