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咳嗽 2016年01月13日修訂版

BY fengchuile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外感咳嗽爲病證名[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18. 。指感受外邪所致的咳嗽[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18. 。見《景嶽全書·雜證謨》。《醫宗必讀·咳嗽》:“總其綱領,不過內傷外感而已。風寒暑溼傷其外,則先中於皮毛,皮毛爲肺之合,肺邪不解,他經亦病,此自肺而後傳於諸髒也。”《醫門法律》卷五:“風火熱溼燥寒,皆能乘肺,皆足致咳。”其表現爲起病較急,聲盛而濁,並有外感其他症候,如寒熱、頭痛、身痛、鼻塞、流涕、咽乾、喉癢等[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18. 。多屬實證[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18. 。治宜祛邪宣肺爲主[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18. 。由於外邪性質和兼感的不同,有傷風咳嗽、傷寒咳嗽、傷熱咳嗽、傷暑咳嗽、傷燥咳嗽、傷溼咳嗽及風寒咳嗽、冷熱嗽、時氣咳嗽等[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18.

傷風咳嗽·外感咳嗽

傷風咳嗽爲病證名[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43. 。指咳嗽由外感風邪引起者[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43. 。《症因脈治》卷二:“傷風咳嗽之症,憎寒,壯熱,頭痛,眼眶痛,自汗,惡風,鼻塞,涕流,痰結肺管,咳嗽不已。”《明醫雜著》卷二:“春若傷風咳嗽,鼻流清涕,宜辛涼解散。”方如蘇子杏仁湯、羌活湯、幹葛湯等[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43.

傷寒咳嗽·外感咳嗽

傷寒咳嗽爲病證名[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49. 。指寒邪外襲皮毛,內入於肺所致的咳嗽[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49. 。《症因脈治》卷二:“傷寒咳嗽之症,頭痛身痛,惡寒發熱,無汗喘咳。”脈浮緊或浮數[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49. 。治宜分時令,寒傷肺,未鬱熱者,冬月麻黃杏仁湯;若三時惡寒身熱咳嗽,前方加石膏、半夏;寒傷肺,鬱而變熱者,羌防瀉白散等方[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49.

傷熱咳嗽·外感咳嗽

傷熱咳嗽爲病證名[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44. 。指因溼熱行令,熱傷肺氣所致的咳嗽[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44. 。《症因脈治》卷二:“傷熱咳嗽之症,咽喉幹痛,面赤潮熱,夜臥不寧。吐痰黃濁,或帶血腥臭,煩躁喘咳,每咳自汗。”脈洪數而滑[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44. 。治宜家祕瀉白散、柴胡飲子、梔連清肺飲、涼膈散加川貝母、犀角地黃湯加山梔黃芩等[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44. 。又名熱痰嗽[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44. 。本證可見於支氣管擴張、肺膿瘍或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時[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44.

傷暑咳嗽·外感咳嗽

傷暑咳嗽爲病證名[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45. 。指感受暑邪所致的咳嗽[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45. 。多因觸冒暑溼,或熱甚於中,或氣虛身弱,偶感時行,內外相夾,蒸釀胸胃之間,上燻於肺所致[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45. 。《古今醫鑑·咳嗽》:“傷暑咳者,脈數,煩熱引飲,口燥,或吐涎沫,聲嘶咯血。”《症因脈治》卷二:“傷暑咳嗽之症,身熱引飲,內熱煩躁,外反惡寒,或身痛口渴,咳嗽身倦。”脈濡軟或虛或數[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45. 。若身熱引飲,內熱煩躁者,用石膏知母湯;身痛口渴,外反惡寒者,十味香薷飲、瀉白益元散;外冒暑邪,內傷積熱者,涼膈散;脈虛身熱,虛身乏之人,清暑益氣湯[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45.

傷燥咳嗽·外感咳嗽

傷燥咳嗽爲病證名[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50. 。指天行燥烈,燥火傷肺所致的咳嗽[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50. 。《症因脈治》卷二:“傷燥咳嗽之症,口渴脣焦,煩熱引飲,吐痰不出,或帶血縷,二便帶赤,喘急咳嗽。”治用石膏瀉白散、清燥救肺湯、人蔘白虎湯等方[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50. 。《醫門法律·咳嗽門》:“傷燥之咳,痰黏氣逆,血腥,杏仁蘿蔔子丸;清金潤燥,天門冬丸、牛髓湯;如面目浮腫,蜜酥煎。”

傷溼咳嗽·外感咳嗽

傷溼咳嗽爲病證名[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45. 。指因感受溼邪引起的咳嗽[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45. 。多由時行雨溼,或坐臥溼地,或溼衣沾身所致[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45. 。《症因脈治》卷二:“傷溼咳嗽之症,身重身痛,或發熱有汗,或面目浮腫,或小便不利,骨節煩疼,氣促咳嗽。”脈多濡軟、浮緩等[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45. 。治宜燥溼、化溼、利溼爲主[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45. 。兼表證者,用防風勝溼湯;溼熱壅肺者,用神術瀉肺湯;汗後兼利小便,用通苓散等[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45.

風寒咳嗽·外感咳嗽

風寒咳嗽爲病證名[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57. 。指感受風寒所致的咳嗽[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57. 。《普濟本事方》卷三:“肺感風寒作嗽,紫蘇散。”《仁術便覽》卷二:“風寒咳嗽,肺氣喘急。”方用五拗湯[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57. 。《證治準繩·雜病》:“春月風寒所傷,咳嗽聲重,頭疼,用金沸草散;咳嗽聲重,身熱頭痛,用《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消風散。……冬月風寒外感,形氣病氣俱實者,宜華蓋散加減、麻黃湯。”《類證治裁·咳嗽》:“兼感風寒暴嗽,鼻塞聲重,芎蘇飲;咳逆倚息不得臥,小青龍湯。”本證可見於上呼吸道感染、氣管炎、支氣管炎等[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57.

冷熱嗽·外感咳嗽

冷熱嗽爲病證名[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20. 。指感寒受熱所致的咳嗽[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20. 。《證治要訣》卷六:“冷熱嗽,因增減衣裳,寒熱俱感。遇乍寒亦嗽,乍熱亦嗽,飲熱亦嗽,飲冷亦嗽。宜金沸草散、消風散各一帖和煎,或應夢人蔘散,或款冬花散、二母散,仍以辰砂化痰丸、八風丹,或四和丸含化。”熱重者,用葳蕤湯去川芎加香豉;失音者用《古今錄驗》續命湯,輕則消風散[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20.

時氣咳嗽·外感咳嗽

時氣咳嗽爲病證名[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48. 。指咳嗽由感受時行雜氣所致者[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48. 。《雜症會心錄·時氣咳嗽》:“今夫天之雜氣有各種,人之感受有輕重,其來也無時,其著也無方。有觸之者,各隨其氣而爲諸病焉。如秋冬之交,咳嗽一症,遍於四方,延門合戶,衆人相同者,此皆時行之氣,即雜氣爲病也。其初起惡寒發熱,咳嗽咽乾,鼻塞聲重,頭痛身痛,脈浮而數,或細而數。”又稱時行嗽[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48.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