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脫臼 修訂歷史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脫臼

脫臼,又稱關節脫位,病名。指因外力或其它原因造成關節各骨的關節面失去正常的對合關係。見《聖濟總錄》卷一百四十五。亦名脫位、出臼、骨出、脫髎、脫骱、骱失。脫臼包括因外傷引起者爲外傷性脫位;因關節病變引起者爲病理性脫位;脫位後,關節面完全喪失對合關係者爲完全脫位;部分喪失者爲半脫位。該病多因跌打、墜撞所致。根據病因可將其分爲外傷性、習慣性、病理性及先天性脫臼四種。臨牀以外傷性脫臼爲多見。多發生於肩、肘關節,按脫出程度又可分爲全脫、半脫;按脫出方向則又將其分爲前、後、上、下及中心脫臼等。臨牀表現爲脫臼後患部有腫脹、疼痛、並有明顯畸形及功能障礙。治療宜用手法復位,必要時還須在麻醉下切開復位,復位後則應適當固定及適時進行功能鍛鍊。初期應以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爲主,內服復元活血湯、復元通氣散或七釐散,外敷烏頭膏或梔乳散;中後期治宜和營止痛,舒筋活絡,可服壯筋養血湯、小活絡丹,外用海桐皮湯、五加皮湯或損傷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