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 2009年01月12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土茯苓

釋名 土萆解、刺豬苓、山豬糞、草禹餘糧、仙遺糧、冷飯糰、硬飯、山地慄。

氣味 (根)甘、淡、平、無毒。

主治

1、梅毒。用土茯苓四兩、皁角子七個,煎水代茶飲。

2、骨攣癰漏(筋骨疼痛,潰爛成癰,積年累月,終身成爲廢疾)。用土茯苓一兩,有熱加黃苓、黃連,氣虛加四君子湯,血虛加四物湯,煎水代茶飲。又方:用土茯苓四兩、四物湯一兩、皁角子七個、川椒四十九粒、燈心七根,煎水代茶飲。

3、瘰癧潰爛。用土茯苓切片,或研爲末,水煎服,或加在粥內喫下。多喫爲好。

附方

藥典標準

中藥名稱

土茯苓

拼音名

Tufuling

英文名

RHIZOMA SMILACIS GLABRAE

來源

本品爲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Smilax glabra Roxb. 的乾燥根莖。
  夏、秋二季採 挖,除去鬚根,洗淨,乾燥,或趁鮮切成薄片,乾燥。

性狀

本品略呈圓柱形,稍扁或呈不規則條塊,有結節狀隆起,具短分枝,長 5 ~22cm,直徑2 ~5 cm。
  表面黃棕色或灰褐色,凹凸不平,有堅硬的鬚根殘基,分枝 頂端有圓形芽痕,有的外皮現不規則裂紋,並有殘留的鱗葉;質堅硬。
  切片呈長圓形或 不規則,厚 1~ 5mm,邊緣不整齊;切面類白色至淡紅棕色,粉性,可見點狀維管束及 多數小亮點;質略韌,折斷時有粉塵飛揚,以水溼潤後有粘滑感。
  無臭,味微甘、澀。

鑑別

本品粉末淡棕色。
  澱粉粒甚多,單粒類球形、多角形或類方形,直徑 8~48μm,臍點裂縫狀、星狀、三叉狀或點狀,大粒可見層紋;復粒由 2~4 分粒組成。
  草酸鈣針晶束存在於粘液細胞中或散在,針晶長40~144 μm,直徑約 5μm。
  石細胞類橢圓形、類方形或三角形,直徑25~128 μm,孔溝細密;另有深棕色石細胞,長條形,直徑約50μm,壁三面極厚,一面菲保纖維成束或散在,直徑22~67μm。
  具緣紋孔導管及管胞多見,具緣紋孔大多延長成梯狀。

炮製

除去雜質;未切片者,浸泡,洗淨,潤透,切薄片,乾燥。
  

性味與歸徑

 甘、淡,平。
  歸肝、胃經。

功能與主治

除溼,解毒,通利關節。
  用於溼熱淋濁,帶下,癰腫,瘰癧,疥癬,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

用法與用量

15~60g 。

貯藏

置通風乾燥處。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