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子降氣湯 2015年03月19日修訂版

BY fengchuile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蘇子降氣湯同名方劑約有九首,其中《備急千金要方》記載者爲常用方,其組成爲蘇子12g、前胡9g、厚朴6g、甘草6g、當歸6g、制半夏12g、陳皮9g、大棗10、枚生薑6g、肉桂3g,具有降氣平喘,祛痰止咳之功效。主治咳喘證,是治療痰涎壅盛咳喘的常用方。現代常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等辨證屬痰壅於肺,氣機上逆的多種疾病。

《備急千金要方》之蘇子降氣湯

組成

蘇子12g、前胡9g、厚朴6g、甘草6g、當歸6g、制半夏12g、陳皮9g、大棗10、枚生薑6g、肉桂3g[參考資料] 魏睦新,王剛. 方劑一本通[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功用

《備急千金要方》之蘇子降氣湯具有降氣平喘,祛痰止咳之功效。主治咳喘證。症見痰涎塞盛,咳喘短氣,胸脯滿悶,或腰痛腳軟,或肢體浮腫,舌苔白滑或白膩,脈弦滑。

用法用量

水煎服。

使用注意

本方降氣祛痰,治療上盛爲主,若咳喘不甚而腎虛明顯者,不宜使用。一旦標證漸緩,即應逐漸增大方中溫補下元藥物的比重。[參考資料] 魏睦新,王剛. 方劑一本通[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方解

本方是治療本虛標實,上盛下虛咳喘的常用方。所謂上盛,是指痰涎壅肺,肺氣壅實,不得宣降,而病胸膈滿悶,喘咳痰多。所謂下虛,是指腎虛不能納氣,而見呼多吸少,喘逆短氣,腰痛腳軟,腎虛不能化氣行水,而見肢體浮腫。其根本的病機就是腎陽虛衰,不能納氣,不能化氣行水,水泛爲痰,上壅於肺,肺失於宣降。下虛爲本,上實爲標。故以降氣祛痰、止咳平喘爲主,溫腎納氣爲輔,上下兼顧。方中蘇子降氣化痰平喘,爲治療痰壅氣逆胸滿之要藥,並擅潤腸通便,可使腑氣通暢而助肺氣之肅降,爲君藥。半夏、厚朴、前胡、陳皮,降氣平喘,寬胸祛痰,助蘇子以降逆氣,同爲臣藥。肉桂溫補腎元,納氣平喘,溫陽化氣;當歸既可養血補虛,防止各味溫燥藥物傷陰耗氣,又能治咳逆上氣;生薑和胃降逆,化痰止咳,均爲佐藥。大棗、甘草和中益氣,調和藥性,爲使藥。諸藥相合,上下並治,標本兼調,使逆氣降、痰涎消,則喘咳自平。[參考資料] 魏睦新,王剛. 方劑一本通[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臨牀運用

[參考資料] 魏睦新,王剛. 方劑一本通[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1.本方是治療痰涎壅盛咳喘的常用方。凡臨牀上出現以咳喘氣急、痰多稀白、胸膈滿悶、舌苔白滑或白膩等爲主要表現者,即可使用本方加減治療。

2.加減法:若痰涎壅盛、喘咳氣逆難臥者,酌加沉香以增強降氣平喘之力;兼有表證者,加麻黃、杏仁等以宣肺平喘,疏散外邪;兼氣虛者,加人蔘、黃芪等以益氣補虛;若腎虛較明顯者,可加附子、補骨脂等以助溫腎納氣之功;若無明顯腰痠腿軟、氣短浮腫等下虛之象者,桂心亦可去之。

3.本方現代常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等辨證屬痰壅於肺,氣機上逆的多種疾病。

歌訣

蘇子降氣橘半歸,前胡桂樸草姜隨;或加沉香去肉桂,化痰平喘此方推。[參考資料] 魏睦新,王剛. 方劑一本通[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摘錄

《備急千金要方》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之蘇子降氣湯

處方

紫蘇子、半夏(湯洗七次),各二兩半。川當歸(去蘆)兩半,甘草二兩,前胡(去蘆)、厚朴(去粗皮,薑汁拌炒),各一兩。肉桂(去皮)一兩半,(一本有陳皮去白.一兩半)。

炮製

上爲細末。

功能主治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之蘇子降氣湯主治男、女虛陽上攻,氣不升降,上盛下虛,膈壅痰多,咽喉不利,咳嗽,虛煩引飲,頭目昏眩,腰疼腳弱,肢體倦怠,腹肚廣刺,冷熱氣瀉,大便風祕,澀滯不通,肢體浮腫,有妨飲食。

常服清神順氣,和五臟,行滯氣,進飲食,去溼氣。

用法用量

每服二大錢,水一盞半,入生薑二片,棗子一個,紫蘇五葉,同煎至八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局方》卷三(寶慶新增方),爲《千金》卷七“紫蘇子湯”之異名

《準繩·類方》卷二方之蘇子降氣湯

組成

紫蘇子(炒)2錢半,半夏(湯泡)2錢半,前胡(去蘆)1錢,甘草(炙)1錢,厚朴(去皮,姜制炒)1錢,陳皮(去白)1錢,川當歸(去蘆)1錢半,沉香7分。

主治

《準繩·類方》卷二方之蘇子降氣湯主治上盛下虛,氣滯痰壅,咳嗽,喘急,頭痛,胃脘痛。

用法用量

水2鍾,加生薑3片,煎至1鍾,不拘時候服。

加減

虛冷人加桂5分、黃耆1錢。

各家論述

《血證論》:氣即水也,水凝則爲痰,水泛則爲飲,痰飲留滯,則氣阻而爲喘咳。蘇子、生薑、半夏、前胡、陳皮宣除痰飲,痰飲去而氣自順矣。然氣以血爲家,喘則流蕩而忘返,故用當歸以補血;喘則氣急,故用甘草以緩其急;出氣者肺也,納氣者腎也,故用沉香之納氣入腎,或肉桂之引火歸元爲引導。

摘錄

《準繩·類方》卷二

《簡明醫彀》卷四方之蘇子降氣湯

組成

真蘇子3錢,陳皮2錢,厚朴2錢,前胡2錢,肉桂1錢,半夏(制)1錢,當歸1錢,南星1錢,甘草5分。

主治

《簡明醫彀》卷四方之蘇子降氣湯主治虛陽上攻,氣不升降,上盛下虛,痰壅喘嗽。

用法用量

加生薑3片,大棗1個,水煎服。

加減

寒喘,去前、半、當、星,加乾薑1錢,加姜煎,調砂仁1錢,磨沉3分、木香3分。

摘錄

《簡明醫彀》卷四

《便覽》卷二方之蘇子降氣湯

組成

蘇子1錢5分,厚朴1錢,陳皮1錢,半夏1錢,官桂1錢,前胡1錢,甘草5分。

主治

《便覽》卷二方之蘇子降氣湯在虛陽上攻,氣不升降,上盛下虛,痰涎壅盛。

用法用量

水1鍾半,加生薑3片煎服。

摘錄

《便覽》卷二

《何氏濟生論》卷二方之蘇子降氣湯

組成

川芎(去頭)5分,甘草(炙)5分,前胡(去蘆)5分,厚朴(姜制)5分,肉桂5分,蘇子(研)、半夏1錢,陳皮7分。

主治

《何氏濟生論》卷二方之蘇子降氣湯主治逆氣,氣不升降,痰涎壅塞,氣滿氣痛等證。

用法用量

加生薑3片,大棗1個,水煎不拘時候服。

摘錄

《何氏濟生論》卷二

《瘡瘍經驗全書》卷一方之蘇子降氣湯

組成

前胡1錢,蘇子(真者)1錢,半夏(薑汁拌曬)1錢,陳皮1錢,厚朴1錢,甘草1錢,桔梗1錢,黃芩1錢,防風1錢,枳殼1錢,肉桂2分。

主治

《瘡瘍經驗全書》卷一方之蘇子降氣湯主治弄舌喉風。

用法用量

加生薑3片,水煎服。

摘錄

《瘡瘍經驗全書》卷一

《白喉全生集》方之蘇子降氣湯

組成

當歸2錢,前胡2錢,法夏(薑汁炒,搗碎)2錢,茯苓3錢,殭蠶3錢,陳皮1錢,水竹茹1錢,厚朴(薑汁炒)1錢,蘇子1錢,粉草1錢,蟬蛻9只(去頭翅足),肉桂5分(去皮,蒸兌),生薑3片。

主治

《白喉全生集》方之蘇子降氣湯主治白喉寒熱錯雜,脈見下虛上實。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

《白喉全生集》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