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淋·下焦瘀滯證 2018年09月07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定義

石淋·下焦瘀滯證(stony strangury with pattern of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 in lower jiao[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是指下焦血瘀氣滯,以腰痛發脹,少腹刺痛,尿中夾血塊或尿色暗紅,解時不暢,舌紫暗或瘀斑,脈細澀等爲常見症的石淋證候[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石淋·下焦瘀滯證的症狀

石淋·下焦瘀滯證患者腰痛發脹,少腹刺痛,尿中夾血塊或尿色暗紅,解時不暢,舌紫暗或瘀斑,脈細澀[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證候分析

溼熱蘊結下焦,日久成石:溼熱下注,煎熬尿液,結爲砂石,故爲石淋。砂石不能隨尿排出,則小便艱澀,尿時疼痛;如砂粒較大,阻塞尿路,則尿時突然中斷,並因阻塞不通而致疼痛難忍,結石損傷脈絡,則見尿中帶血;初起陰血未虧,溼熱偏盛,故舌質紅,苔薄黃,脈弦或帶數。久則陰血虧耗,傷及正氣,或爲陰虛,或爲氣虛,而表現爲虛實挾雜之證,陰虛者,腰痠隱痛,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細帶數;氣虛者,面色少華,精神萎頓,少氣乏力,舌淡邊有齒印,脈細而弱。[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33-238.[參考資料] 石學敏主編. 鍼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00-103.[參考資料] 施洪飛,方泓主編.中醫食療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86:92-95.

石淋·下焦瘀滯證的治療

治法

清熱利溼,通淋排石[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33-238.

清熱利尿,通淋排石[參考資料] 施洪飛,方泓主編.中醫食療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86:92-95.

方藥治療

方一

石淋可用石葦散[備註]石葦散(《證治匯補》):石葦、冬葵子、瞿麥、滑石、車前子作爲主方進行治療。石葦散有清熱利溼,通淋排石的功效,並可加金錢草、海金砂、雞內金等以加強排石消堅的作用。腰腹絞痛者,可加芍藥、甘草以緩急止痛。如見尿中帶血,可加小薊草、生地、藕節以涼血止血。如兼有發熱,可加蒲公英、黃柏、大黃,以清熱瀉火。如石淋日久,證見虛實夾雜,當標本兼顧,氣血虛虧者,宜二神散[備註]二神散(《雜病源流犀燭》):海金砂、滑石合八珍湯[備註]八珍湯(《正體類要》):人蔘、白朮、茯苓、甘草、當歸、白芍藥、川芎、熟地黃、生薑、大棗;陰液耗傷者,宜六味地黃丸[備註]六味地黃丸(《小兒藥誑直訣》):熟地黃、山藥、茯苓、丹皮、澤瀉、山茱萸合石葦散[備註]石葦散(《證治匯補》):石葦、冬葵子、瞿麥、滑石、車前子[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33-238.

方二

主方:石葦散(李用粹《證治匯補》)

加減處方:石葦、冬葵子、瞿麥、車前子各15克,金錢草、滑石各30克,海金砂、木通、雞內金各12克,甘草6克。水煎服。若尿血者,加小薊、藕節各30克、生地黃15克。兼發熱者,加蒲公英30克、黃柏、大黃各12克。病久氣虛者,加黃芪20~30克。

中成藥

石淋通片,每次5片,每日3次。

單方驗方

金龍排石湯(賴天松等《臨牀奇效新方》)處方:雞內金、生甘草梢各9克,金錢草、滑石、白芍各30克,懷牛膝、廣地龍各12克,火硝6克(沖服),硼砂4克(沖服),茯苓15克,澤瀉、車前子各10克。水煎服。

飲食療法

推薦食材

石淋患者建議食用車前子、車前草、金錢草、雞內金、蒲公英、槐花、茯苓、薏苡仁、赤小豆等[參考資料] 施洪飛,方泓主編.中醫食療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86:92-95.

推薦食療方

[參考資料] 施洪飛,方泓主編.中醫食療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86:92-95.

1.通淋排石湯:車前子15~30g,小薊16~30g,生甘草梢10g,雞內金15~30g,藕節100g,冬瓜皮50g,將以上食物放人鍋內煎煮30分鐘以上,食用煎煮後的汁液。

2.清熱茶:金銀花10g,槐花10g,泡水代茶飲。

鍼灸治療

方一

[參考資料] 石學敏主編. 鍼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00-103.

選穴:以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穴爲主。取膀胱俞、中極、秩邊透水道、委陽、然谷。淋證以膀胱氣機不利爲主,故取膀胱俞、中極以疏利膀胱氣機。秩邊透水道、委陽、然谷具有通淋排石止痛之功。

隨證配穴:結石而致腰腹急痛甚者,加刺水溝。陰虛者,加刺腎俞、太溪。氣虛者,加刺足三裏、氣海。

刺灸方法:針用平補平瀉法。

方二

取膀胱俞、中極、陰陵泉、行間、太溪等穴爲主[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47.。石淋加委陽、三焦俞、然谷[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47.

艾灸療法

[參考資料] 柴鐵劬主編.灸法速成圖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選穴:委陽、腎俞、膀胱俞、三焦俞、三陰交

灸法:艾條雀啄灸,每穴15分鐘,以局部紅暈灼熱爲度,每日1次,10次爲1個療程,平時可以配合排石藥與鍼灸治療。

關於石淋

石淋(stony strangury)爲病名[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37.。諸淋之一[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37.。又稱砂淋(《中藏經·論淋瀝小便不利》)、沙石淋(見《世醫得效方》卷第八)。是指以小便排出砂石爲主症,或排尿時突然中斷,尿道窘迫疼痛,腰腹絞痛難忍爲主要表現的爲淋證[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多因下焦積熱、煎熬水液所致[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37.。溼熱蘊結,釀而成石,故尿中帶有砂石,排尿堵塞,刺痛難忍或少腹絞痛,或呈血尿[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47.

《中藏經·論淋瀝小便不利》:“砂淋者,腹臍中隱痛,小便難,其痛不可忍,須臾從小便中下如砂石之類,有大者如皁子,或赤或白(一作黃),色澤不定。”

石淋相當於西醫的泌尿繫結石[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詳見石淋條。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